阿公店水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公店水庫位於高雄縣燕巢鄉小崗山東麓與岡山鎮、田寮鄉交界之阿公店溪上,主要功能為防洪與農田灌溉,為台灣光復後最早完成之水庫;公共給水部分因水庫嚴重淤積及集水區污染,已停止供應;湖面廣達六百公頃,溢洪口採「天井式」漩渦出口,經暗管隧道排向阿公店溪,凸出水面的喇叭口極具特色;阿公店水庫為台灣唯一以防洪為主要標的之水庫,大壩全長2.38公里,為台灣最長者並曾是遠東之冠。
[编辑] 沿革
阿公店水庫興建始於1942年,後因洪水破壞而中止興建計畫,戰後由台灣省公共工程局接收續建,1947年建設廳水利局成立後加緊興辦,1953年完工;然而自完工運轉後,由於上游多泥岩,導致嚴重淤積,水庫有效容量由原來2,050萬立方公尺銳減為590萬立方公尺,不僅防洪功能不彰,亦嚴重威脅到大壩之安全,集水區內多養豬戶,亦導致水質嚴重劣化;因此為恢復水庫原有防洪供水功能,1997年開始執行「阿公店水庫更新工程計畫」,1999年騰空,進行大規模庫底浚渫,並興建越域引水路引旗山溪水,增設越域排洪道,將百年以上頻率洪水排放於二仁溪,並實施集水區養豬廢養;更新計畫目前已接近完成,2005年底恢復蓄水,預計2006年6月重新啟用,並在每年六月到九月汛期時實施『排空防淤』措施。
[编辑] 基本資料
- 集水面積:31.87平方公里
- 最高常水位:37公尺
- 最大可能供水位(CMS):40公尺
- 滿水位面積:410公頃
- 總蓄水量:4500萬立方公尺
- 計畫有效蓄水量:2045萬立方公尺
- 現在有效蓄水量:施工中
- 計畫年運用水量:2920萬立方公尺
- 開工日期:1942年3月(1997年7月更新)
- 完工日期:1953年8月(更新工程尚未完工)
- 壩頂標高:42公尺
- 最大壩身高度:31公尺
- 壩頂長度:2380公尺
- 壩頂寬度:8公尺
- 壩體體積:787697立方公尺
- 溢洪道型式:喇叭口豎管式溢洪管
- 溢洪道設計溢洪量:81立方公尺/秒
- 溢洪道最大溢洪量:90立方公尺/秒
- 溢洪道控制水門型式:24扇蓄水閘門
- 工程費:(水庫更新)95億元,(防洪工程56億元)(水源工程39億元)
- 灌溉出水口型式:由閘門控制的圓形取水管,設計流量3.88立方公尺/秒,控制水門高壓式油壓門2座尺寸內徑1.5公尺
- 灌溉:面積200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