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异曲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在香港譯為等優曲線,在台灣譯為無異曲線,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参见附图),其斜率一般为负值,这在经济学中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就必须放弃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同时减少或增多。
[编辑] 特征
根据曼昆所著的<<经济学原理>> 下册所概括的无差异曲线特征
- 对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通常对东西多的偏好大于东西少,这种对更大数量的偏好反映在无差异曲线上。
- 无差异曲线被假設為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代替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两种商品都喜欢。因此,如果要减少一种商品的量,为了使消费者同样享受就必须增加另一种商品的量。
- 除非消費者的喜好改變,否則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这可以用反证的方法证明。
-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比率,边际替代率通常取决于消费者目前消费的每一种商品量。特别是,由于人可以更愿意放弃他所丰富的商品,并更不愿意放弃他们不多的商品。
- 假若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假設不存在,除非无差异曲线跟預算線(budget line)的斜率完全一樣,否則消費者只會購買一種物品 (corner 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