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学家大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简称ICM)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办的全球性数学学术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开幕式上颁发菲尔兹奖(1936年起)、奈望林纳奖(1982年起)和高斯奖(2006年起)。
首届国际数学家大会1897年在瑞士蘇黎世举行,1900年巴黎大会之后每四年举行一次。除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外,国际数学家大会从未中断,2002年在中国北京举行了第24届大会,2006年第25届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
[编辑] 歷史
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德国数学家康托在1891年德国数学家联合会(简称DMV)的第一次大会上当选为主席后,积极推动数学国际组织的筹备。康托把想法写信告诉了欧洲著名的数学家,并得到了法国、俄国、意大利数学家们的积极回应。康托为大会的筹备付出了极大努力,他自命领导,起草通知和大会议程。在康托的多方奔走、积极努力下,1897年8月9日,首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终于在瑞士的苏黎世召开了。
於1900年第二次巴黎大會後每四年舉行一次,但兩次大戰前後停辦三次。由於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演講者與參與者參加的人數不斷增加,1950年才又成立了國際數學聯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執行各項事宜。
1932年的蘇黎世大會中,加拿大數學家菲爾茲(J.C. Fields, 1863-1932)有鑑於諾貝爾獎中沒有數學獎,宣佈成立菲爾茲獎基金會,从下一屆(1936年)開始頒發,獎勵二至四位40歲以下的數學家。
[编辑] 各屆舉行地點
- 2010年: (将在)印度海得拉巴
- 2006年: 西班牙馬德里[1]
- 2002年: 中國北京[2]
- 1998年: 德國柏林[3]
- 1994年: 瑞士蘇黎世
- 1990年: 日本京都
- 1986年: 美國加州伯克利
- 1982年 (舉行於 1983年):波蘭華沙
- 1978年: 芬蘭赫爾辛基
- 1974年: 加拿大溫哥華
- 1970年: 法國尼斯
- 1966年: 蘇聯莫斯科
- 1962年: 瑞典斯德哥爾摩
- 1958年: 英國愛丁堡
- 1954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 1950年: 美國麻州坎布里奇
- 1936年: 挪威奧斯陸
- 1932年: 瑞士蘇黎世
- 1928年: 義大利博洛尼亞
- 1924年: 加拿大多倫多
- 1920年: 法國斯特拉斯堡
- 1912年: 英國劍橋
- 1908年: 義大利羅馬
- 1904年: 德國海德堡
- 1900年: 法國巴黎
- 1897年: 瑞士蘇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