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吳敬恆(1865年-1953年),字稚暉,中國江蘇人。政治家,中華民國官員,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代他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東路交叉口的銅像,為台北市的地標之一。
[编辑] 生平
吳敬恆,在台灣文史通常依其號稱為吳稚暉。吳稚暉雖是舉人,但在接觸西方文化後,思想傾向於無政府主義,後來參與孫中山主導的國民革命。在蘇報案中被認為是告密者。
1911年後,多從事文化運動,提倡國語注音與國語運動。他積極投入的國語注音,今日仍於台灣通行。除了文化運動外,他也為蔣中正的親信之一,更為蔣中正之子,蔣經國視為老師,所推行政策部分出自其手。
1927年,他認為共產黨危害中國,破壞中華文化,因此力倡清黨。之後,在1937-1950年間的漫長國共內鬥中,扮演積極反共的角色,也因此,中國共產黨對其定位與評價十分低劣。
1953年,吳敬恆病逝於台北。因為國共內戰無法歸根江蘇安葬的他,選擇海葬於金門外海。隔年,連基座高達四公尺以上的銅像於臺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東路交叉口圓環豎立,成為當時台北市的地標之一。1990年代,該銅像因政治風氣與整頓交通等因素被拆除,銅像今放於士林至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