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籍華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籍华人 | |
---|---|
总人口 | 3,400,000(2004) |
人数较多之地区 | 纽约, 旧金山, 洛杉矶, 休斯敦 |
语言 | 美国英语, 粤语,国语(普通话) |
宗教信仰 | 佛教, 基督教, 其他 |
相关族群 | 华人, 蒙古人, 英籍华人, 加拿大籍华人 |
美籍華人(Chinese American) 更准确地称呼华裔美国人(American of Chinese Ancestry) 指具有美國國籍的華人,或具有中國血統的美国人。美籍華人是全球華人群體的一部分。
2004年美籍華人總數有340萬[1],佔亞裔美國人口的22.4%,美國總人口的1%,高於其他亞洲國家僑民所佔的比例。
目录 |
[编辑] 歷史
華人移民美國始於1820年代,但為數很少。1820年至1840年赴美的華人大多為男性,包括一批獲滿清政府支援的留學生,包括著名铁路学家詹天佑等。
基於加州淘金潮,當時美國西部急需勞動力,1850年代華人移民隨即大量增加。同時由於太平天國叛亂,中国南方政治動蕩不安,華人一般來自廣東。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禁止中國移民。
第二波華人移民是在1952年和1965年,美國移民法解禁之後,從臺灣到美國當學生的。1970年代,臺灣經濟漸趨發達,此類移民於1970年代末開始減少。1977年大陸開始送學生往美國,此類移民在1980年代越來越多。
另外,一些現代移民來自福建,赴美國尋找勞動工作,以紐約为中心,集中在东北地区。
[编辑] 公民地位
按照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Fourteenth Amendment)和1898年美國最高法庭法案(1898 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任何在美國出生的華人皆是美國公民。歸入美國籍時,移民並不需要放棄原有的國籍。[1]中華民國並不公開承認雙重國籍,但是因為亦不視歸入美國籍時所發的誓詞為正式的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的宣示,所以中華民國公民並不會失去中華民國國籍;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不承認雙重國籍,一旦歸入美籍,移民便視為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其國民在美國出生的子女的美國公民身份。
美國華僑較多的州:
美國華僑大多聚居於州內大城市的唐人街(China Town),與同鄉一起生活。
[编辑] 移民
移民美國的中國人曾造成數次移民潮。
據美國政府記載,首次的移民潮大約發生在1820年左右。從1820年代到1840年代末的中國移民以男性為主,每次很少數量很少。不過,由於移民地區只有少數的中國女性,很多移民都選擇與當地的女性歐洲移民的後裔結婚。這一時期最著名的華人移民是舉世聞名的Siamese twins Chang and Eng Bunker.
較大的潮流始於1850年代。當時北美西岸在加州淘金潮期間得以迅速開發,時值華南遭受由於滿清政府腐敗,造成嚴峻的政治與經濟動盪不隱;內憂有太平天國叛亂,外患又有鴉片戰爭。
結果,許多貧困、操台山話和粵語的華人移民從廣東省來到美國修建鐵路。他們不願再忍受家鄉貧困的生活景況,情願為預付金簽下往美國長期勞動的合同。許多人把掙來的錢全寄回家,不再期望能活著回家。他們的實況就有如「賣豬仔」)。這些華人聚居於唐人街,舊金山的一個人口最為多。這些早期移民,一半以上來自台山。這些移民曾受到1868年蒲安臣條約的鼓勵 ,但1882年排華法案 卻使從中國移民成爲非法,直到1943年。許多西部州也開始生效了一些有差別待遇的法律,使得中國和日本移民很難擁有自己的土地或者找到工作。這些法律直到1950年代現代國民權利運動開始時才被廢止。
隨著1952年至1965年美國移民法的放寬,第二次中國移民潮開始。從中國大陸的專業人士的移民逐漸增多,於是1977年美國政府開始允許移民定居。這群華人傾向集中在市郊地區,並且遠離市區的唐人街。這些華人說帶有家鄉口音的普通話。
最近的第三次移民潮,包括無正式文件的外國僑民,主要來自福建省,赴美尋找下層手工職業。這些外國僑民傾向集中 於城市地區諸如紐約市,這些華人與高學歷專業人士有間中小接觸。他們有些說官話,大部分說閩語,儘管接近臺灣話,卻無法與美籍臺灣人産生密切聯繫。由於經濟福建情況改善,這類的移民數量開始減少。一般而言,一個福建移民需付予蛇頭數萬美元,偷渡往美國,以及支付食宿。路費從家裏和村裏借來。這些移民通常工作三年,前兩年還債,第三年才賺到錢。
自從1965年,華裔移民美國受到援助,美國分別予以中國大陸和香港個別的配額。
基於移民法,香港移民不被列入美籍華人名單,因而他們傾向移民加拿大。
1980年代,由於畢業生不返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人才外流廣泛關注。六四事件後,移居外國的情況惡化。
許多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移民受惠於1992年中國學生保護法案 (Chinese Student Protection Act of 1992),法案假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移民享有永久定居地位身份。法令造成意料之外的的副作用:法令的主要受惠者是無正式文件的福建移民,他們不及中國畢業生,沒有機會從正常途徑獲得永久居留權。
1990年代後期,大量美籍華裔專業人士開始返回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人才回流。典型的事業模式:中國畢業學生會移居美國,投入當地工作市场,遭遇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後再返國;在affirmative action((鼓勵雇用和錄取少數民族、弱勢民族、女性等的)防止種族與性別歧視的積極行動)措施下,中國留學生受到優待,但1990年後情況不復見。2000年後,導致美國工作前景惡化,加上新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和膨胀,返國的中國畢業生急剧增加。
[编辑] 社會地位和人口統計
有大量華人的美國城市包括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和休斯敦。從1960到1970年代,這些城市大多有唐人街,新舊住有移民。在一些地區,美籍華人和其他亞裔群體保持密切聯繫,特別是美籍越南人。這些聯繫是有幫助的,事實上許多美籍越南人在人種上是海外華人,因此大部分華裔美籍越南人並不將自己歸入美籍越南人。
除了大城市,小部分美籍華人散居遍及美國的鄉村小鎮,特別是一些大學城。2000年,美籍華人占加州人口接近3%,東北部佔超過1%。在夏威夷這個歷史上亞裔比重較高的州,佔接近10%。
整體上,美籍華人由於移民繼續高速增長,而平均出生率低於美國白人,人口相對迅速老化。近年來,從中國收養小孩,尤其是女孩,也增加了美籍華人的數量,儘管大部分收養者是白人父母。
美籍華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很廣泛。儘管許多住在大城市唐人街的華裔是貧窮的,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人士住在諸如Cupertino、帕羅奧多、奇諾崗、鑽石吧、聖馬力諾這樣的地方。上層和下層華人的社會地位區別很大。下層華人常常被上層歧視,看成未受教育的工人,非法移民。在聖蓋博山谷,例如,儘管蒙特利爾公園巿和聖馬力諾兩座城市都是美籍華人社區,地理上彼此靠近,卻被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收入差異區別開。
[编辑] 政治狀態
美籍華人的小群是根據世代、籍貫、社會經濟水平等因素劃分的。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或臺灣、美國,或中華民族主義,態度並非一致:有積極支援的,有敵視的,也有漠不關心的。而且,美籍華人的小群在政治上的優先考慮、目標截然不同,有時甚至對立。因此,美籍華人沒有統一的政治團體或政治觀點,客观上也是华人不及海外犹太人团结的原因。 此外,還有一些人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美國的潛在敵手。
第二代美籍華人,即美国出生华人(通常被称作ABC,American Born Chinese),通常被看作有點異國情調。美籍華人對於中國的政治也有強大的影響。宋楚瑜的兒子就是擁有美國公民身份的“ABC”。
當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層當中,僅有少數曾留學美國,他们多受惠于在冷戰以及中斷與世界交流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作為中美橋樑的交流通道之一。然而,大量的中級官員受過美國教育。同時,取得美國大學的學位,有利於政治和經濟事業的推進。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的子女是美國留學生;領導層過渡至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後,留學美國的中國官員居於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编辑] 歧視
近年有兩宗事件激勵了美籍華人和美籍亞裔人,尤其是美國出生華人──1982年,Vincent Chin(陳果仁)被白種人汽車工人謀殺;1999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Wen Ho Lee)因未經證實的行爲被指控爲間諜,不少人認為他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
文化大革命期間,美籍華人和所有海外華人一樣,一般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資產階級叛國者。在美國有親屬的中國公民,遭受到特別的猜疑與監視。及至1970年代,鄧小平改革,這種態度才得以徹底改變。美籍華人逐漸被視爲商業與專業技術的來源,他們的投資有助於中國的經濟及其他方面發展。
[编辑] 爱船(Love Boat)
美籍華人有一項習俗是眾所周知的,俗稱爱船(Love Boat),一個赴台的文化與教育遊學團,其明顯目的是要透過尋找文化根源,瞭解美籍華人青少年。然而,內裏的動機是,美籍華人家長想藉此予以子女與其他美籍華人見面的機會。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英語網站
- 美籍華人組織 英文
- 美國華人歷史學會 英文
- The Asians in America Project - 美籍華人組織目錄 英文
- "Paper Son" - 一個在1882年排華法案頒佈時,美籍華人赴美的故事 英文
- Becoming American: 華人經歷 a PBS Bill Moyers special 英文
- 美籍華人對橫貫大陸的鐵路的貢獻 - 中太平洋鐵路攝影歷史博物館 英文
[编辑] 參考
[编辑] 英語作品
- Chinese Americans and Their Immigrant Parents: Conflict, Identity, and Values, May Pao-May Tung, Haworth Press, 2000, paperback, 112 pages, ISBN 0789010569
- Chinese Americans: The Immigrant Experience, Dusanka Miscevic and Peter Kwong, Hugh Lauter Levin Associates, 2000, hardcover, 240 pages, ISBN 0-88363-128-8
- Compelled To Excel: Immigration, Education, And Opportunity Among Chinese Americans, Vivian S. Loui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aperback, 272 pages, ISBN 080474985x
- 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 Iris Chang, Viking, 2003, hardcover, 496 pages, ISBN 0-670-03123-2
- Being Chinese, Becoming Chinese American, Shehong Che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2 ISBN 0252027361 electronic book
- On Gold Mountain: The One-Hundred-Year Odyssey of My Chinese-American Family, Lisa See, 1996. ISBN 0679768521 Program Exhibition based on book from Smithsonian Asian Pacific American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