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篆刻二字,最初見於楊雄的法言:「童子彫蟲篆刻是也。」篆刻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狹義的篆刻專指後人所謂的治印之學;廣義的篆刻則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篆刻也是刻印印章的一種,但卻是藝術家將學術,素養化作個性所表現出來的藝術。
目录 |
[编辑] 分类
- 按照印文的凹凸,可以分为朱文印(阳刻、阳文)和白文印(阴刻、阴文)。
- 按照用途和使用场合,可分为官印、私印。
- 其它分类如肖形印等等……
[编辑] 發展
- 篆同瑑,篆是一種書體,一般說法就是用篆書來刻製印章便是篆刻。印章由文人自己動手刻製是在明末,王冕發現用花乳石可以刻印,繼而文彭、何震大力投入,篆刻一藝於是廣為發展。(另一說由文彭始)
- 後起之蘇宣、朱簡、汪關等帶領,風氣大盛,篆刻遂與書、畫分庭抗禮,成為中國美術之一環。當型態成熟之後,逐漸有了不同的風格,而風格的異同,匯集成不同的流派。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龍為徽派四大家。
- 清初至中葉,丁敬、黃易等人擺脫徽派影響,從漢印再出發,開創浙派,這兩大流派主掌了整個印壇。稍後,鄧石如精於書法,特別是篆文隸書,結合書與印,所謂《印從書入,書從印出》,不再囿於古印,有了新的面貌,這一風格延續到目前影響極為深遠。清末民初,黃士陵、吳昌碩、齊白石諸大家,各有風貌。
[编辑] 主要流派及简介
- 徽派:
- 浙派:
- 海派:
[编辑] 相关工具
刻刀 印泥 印床 印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