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皮影,是指流傳於中國民間的皮影戲和皮影戲物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是起源於中華民族的藝術,結合了民間工藝與戲曲。
2003年,甘肅的環縣道情皮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列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之一。2005年,環縣道情皮影保護中心成立,政府與民間合力參與文化保護。
目录 |
[编辑] 沿革
不少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方士少翁進言說他有招魂之術,並設帳弄影以招嬪妃李夫人之亡靈。正如陝西皮影的流傳:“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另一說亦與亡靈有關,唐代俗講僧在佛寺利用燈影說理和超渡亡靈。所以,皮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
無論如何,皮影戲至宋朝時已有相當的規模與水平,而且相當盛行。南宋時,杭州更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至元代,軍隊更帶同皮影班子隨軍遠征,將皮影傳到中亞的國家;在13-15世紀,由西亞再傳到歐洲各國。皮影盛行於關中一帶,傳統劇目就有計數百本,唱腔則多達幾十種。 至清朝,皮影藝術已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當時很多大戶人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安置精工影箱和私養影班為榮。而在民間,亦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皮影戲班。明末清初,皮影藝術與道教結合,產生了環縣道情皮影。
但在清朝後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戲場聚眾起事,曾出現禁演影戲和拘捕皮影人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民不聊生,皮影更一蹶不振。不過在抗日戰爭中,福建漳州就以皮影戲來宣傳抗日的鬥爭。自中國解放後,殘存皮影戲班和藝人,在當時政府的扶持下,得以復甦。但到文化大革命時期,皮影藝術因破四舊而再遭打擊。改革開放後,傳統文化逐漸受到重視。雖然皮影戲得以復甦和發展,但仍受電子影視和流行文化所衝擊。中國的皮影藝術經過長期的流變,已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諸如山西皮影、隴東皮影、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山东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等,各自反映出獨有的風格特色。
另外,中國以外地區的皮影戲亦各自發展,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而後來才發展皮影戲的歐美國家,則以娛樂性的戲劇藝術形式流存。
[编辑] 皮影戲物品
根據宋朝《夢梁錄》記載:「京師初以素 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 皮影原是用紙剪製,後來才改用皮革刻製。現時的皮影戲物品包括皮影人物、場面道具和景物,全都是利用手工,刀雕彩繪皮革制成。
製作皮影的民間傳統工藝基本步驟,分別是∶刮皮、漿皮、描樣、雕鏤和著色。但若仔細,製作過程可由刮、磨、洗、刻、著色等共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約3000刀。皮影的造形製作,主要汲取了中國漢代的帛畫、畫像石和唐代的壁畫等的藝術手法和風格,再配以鏤空的線雕花紋。鏤空線雕花紋不單給予優美的造型外觀,而且避免了表演時出現大片黑影。
皮影人約30cm高﹐多為側面形像﹐外形輪廓以線條簡潔、平滑流暢為主。皮影的人物形像不是以追求真實和準確性﹐而是要合符表演需要。在燈光映照下,美麗的皮影人便活龍活現的展示在觀眾眼前。
[编辑] 皮影戲
- 主條目:皮影戲
皮影戲(簡稱影戲)的俗稱為燈影戲,有“電影始祖”之美譽。顧名思義其演出是利用燈光,把由人操縱的皮影人映照在白色屏幕上。藝人在幕後操縱著皮影人物,再伴以音樂和歌唱方式演出。
宋代皮影戲的內容,主要是「……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到清代時,影戲劇目分兩類:整本(亦稱整套)和單齣(亦稱單折)。此時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河北樂亭的影戲劇本作家高述堯所編寫的《二度梅》、《鎮冤塔》、《白狐裘》、《珠寶釵》被奉為灤州影戲的新四大影卷,能唱高述堯的劇本成為昔日衡量皮影藝人水平的依據。現在,著名的皮影藝術流派分別是山西皮影、隴東皮影和陕西皮影。
皮影戲演出的關鍵,在於操耍技巧和唱功。而此關鍵技巧都是經由師父傳授,學徒長期苦練的成果。另外,皮影戲還要配合音樂和燈光效果,才能觸動觀眾的情緒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