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街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門街道的形態,正如其他城市一樣,與其地理特徵和歷史軌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澳門地狹而崗陵滿佈,周邊河道又帶來大量泥沙,為澳門街道格局帶來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十九世紀末葉,澳葡政府實施殖民統治,加上現代主義盛行,為澳門街道佈局帶來新的機遇。二十世紀末葉,澳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交通的需求亦為澳門的街道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目录 |
[编辑] 澳門街道的種類
澳門歷來出現過的街道種類有 (以中文為準):大馬路、馬路、街、公路、圓形地、路、前地、巷、里、坊、圍、市、口、台、另外兩個特殊的名稱為「海景花園」和「聚龍舊社」。
[编辑] 澳門街道名稱的義涵
澳門街道的名稱可以分為以下數大類:
- 人物,如:士多紐拜斯大馬路、賈梅士大馬路、冼星海大馬路
- 指示位置的,如:關前街、海邊新街、大三巴斜巷
- 闡述中葡友好關係的,如:友誼大馬路
- 城市,如:北京街、馬六甲街、葡京路
- 行業,如:工匠街
- 日常生活,如:戀愛巷
正如中國大陸和台灣很多城市一樣,澳門都有紀念孫中山的街道,一條是澳門半島的孫逸仙大馬路,另一條是 氹仔的孫逸仙博士大馬路。但由於兩條馬路都在回歸前命名,故沒有採用兩岸通用的形式:中山路。由於回歸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舊路名沒並有更改名稱,只是路牌的樣式由葡文在左佔¾、中文直書在右佔¼,改成中葡文橫書,面積相等而中文在上。
[编辑] 早期的街道
最早期的街道,主要為中國式村落的街巷。直至明朝葡萄牙人在開始正式在此定居,並修築建築物(1557年—1605年),澳門的街道便逐漸發展。昔日的葡萄牙人在內港北灣至下灣一帶(即現今的營地大街一帶)築成了一條狹長商業兼住宅區,被俗稱「澳門街」。其後,隨澳門舊城的發展與葡萄牙的殖民擴張,貼門牌設路燈的道路相繼出現。
[编辑] 現代主義與澳門街道
香港的開埠刺激了葡萄牙殖民者的擴張野心。在澳門被宣佈為自由港後,新上任的總督亞馬留不但驅逐了清朝官員,而且向華人收稅,貼上了門牌。殖民地政府更把澳門的範圍擴張至今日關閘,並侵佔氹仔、路環兩島。他們有了新的地盤。當時歐洲又適逢現代主義的興起 (其中法國奧斯曼男爵的巴黎改造工程最為經典),這就是望德堂進教圍的由來。
二、三十年代,澳門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海工程,為澳門帶來大量土地。除了沿舊海岸建築的道路 (例如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和新海岸的薩拉查大馬路外,填海區的內街均呈方格網狀。
[编辑] 街道特色
澳門的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的瓷磚畫(azulejos)藝術作為藍本。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成為了澳門的地方特色之一。在葡萄牙管治時期,街道名牌的葡文名稱一般佔了名牌四分之三的面積,中文則佔四分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後,便把街道名牌的設計修改,中葡文街名各佔名牌面積的一半,中文在上,葡文在下。而街道的中文名稱也由原來的直書改為橫書。目前民政總署正逐步更換澳門的街道名牌,其中離島區的街道名牌已全部採用新的設計,澳門區舊有的街道名牌設計也正逐漸減少。
澳門有不少名字冗長的街道名稱,在華語地區來說十分罕見。這些街名大多以葡萄牙軍官政要,或歷史人物的名字命名,然後以粵語音譯出來。比較多人認識的有:沙嘉都喇賈罷麗街、士多紐拜斯大馬路(官方名稱或作士多鳥拜斯大馬路)、爹美刁斯拿地大馬路、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等。另外有一些主要街道的原名很冗長,大家習慣另取較易記的名字甚至使大眾忘記原名。如俗稱新馬路的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俗稱荷蘭園正街或荷蘭園大馬路的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俗稱提督馬路的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俗稱澳氹大橋的嘉樂庇總督大橋等。也有一些以街名的諧音而衍生的謔稱,例如把沙嘉都喇賈罷麗街稱作「沙煲罌罉街」;「巴素打你屁股街」或「揸把掃把打你屁股街」作巴素打爾古街等。
早期澳門的街道以原色碎石舖砌,罅隙較大。在1990年代澳葡政府重金在葡萄牙請來技師,在議事亭前地舖砌黑白相間的碎石,使之成為行人專用區。後來範圍不斷擴大,甚至在媽閣廟前地都舖上碎石。惟後期舖設的碎石造工不佳,大雨過後碎石脫落有礙觀瞻,且易絆倒行人。另外在市政當局在舊城區也舖設石板街。
[编辑] 管理
澳門街道房屋門牌編定及規格是有規定的,例如澳葡政府在1925年訂定法例《澳門市自治規約》進行管理。但由於缺乏監管,街道門牌多不合規格。直至直至1995年,市政廳才耗資五百五十萬元,統一全澳門牌的規格和更換。
澳門街道的命名、編號的工作目前由民政總署負責。注意:澳門街道的中文名稱與葡文名稱並不時常一致,尤其以一些舊區。例如龍嵩街,葡文名的意思是中央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