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官名。秦始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掌兰台图籍秘书事,综领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挥他们监察天下郡国官吏、审计上报的各类文件帐簿等,对三公、九卿有弹劾之权。
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此后历代相沿不改,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
南北朝时期,御史大夫时置时废、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故中丞实为御史台长官无疑。
隋但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这是因为避讳(隋文帝名杨忠)的缘故。唐朝、五代、宋均大夫与中丞并置,唯大夫极少除授,仍以中丞为长官。
清朝,督抚常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时以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习称督抚为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