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常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陽常數是進入地球大氣的太陽輻射在單位面積內的總量,要在地球大氣層之外,垂直於入射光的平面上測量。以人造衛星測得的數值是每平方公尺大約1366瓦特。[1] 因此,整個地球,地球的截面積是127,400,000 平方公里,的能量是1.740×1017 瓦特。但由於太陽表面常有有黑子等太陽活動的緣故,太陽常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太陽常數包括所有形式的太陽輻射,不是只有可見光的範圍(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電磁頻譜),它可以聯繫到太陽的視星等是-26.8等。太陽常數和太陽的視星等是描述太陽亮度的兩種方法,但是視星等只有測量太陽在可見光部分的能量輸出。
從太陽看地球的角直徑只有1/11,000弧,所以從太陽看地球的立體角只有1/140,000,000 球面度。因此,太陽輻射出的能量是地球獲得的20億倍,也就是大約 3.826×1026瓦特.
太陽常數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常數,依據太陽黑子的活動變化,他所影響到的是氣候的長期變化,而不是短期的天氣變化。
[编辑] 歷史
在1884年,Samuel Pierpont Langley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惠特尼山首度嘗試測量太陽常數,並經由在不同的日子與時刻進行測量,以試圖消除地球大氣層吸收的影響。但是他得到的數值並不正確,為2903瓦特/平方公尺,或許是由數學上的錯誤造成的。在1902年和1957年,由Charles Greeley Abbot和其他人測量的數值分別是1322/平方公尺和1465瓦特/平方公尺。
[编辑] 相關條目
- Earth's energy budget
- 太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