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改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劳改营是一种简单化的使入狱者强制劳动的场所。劳改营制度和奴隶制、监狱有许多相似点。劳改营的具体条件,由于管理者不同差异很大。
在苏联人们不使用劳改队,而使用一个同义词“劳教队”(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ая колония, ИТК),这个词也用来指短期徒刑犯人服刑的营地。
目录 |
[编辑] 著名的劳改营
[编辑] 俄國/蘇聯
俄国沙皇作为其正式司法系统的一部分,在荒凉的西伯利亚建立了劳改营(“卡拖加”)。尽管条件恶劣,比起后来的苏联劳改营仍然是小巫见大巫。
苏联政府接管了卡拖加系统,并把这一系统迅速的扩展开来,直到建立古拉格系统来管理劳改营。这些劳改营因为它们极端恶劣的条件而臭名昭著;新入狱者的死亡率在有些营地高达80%。在大清洗其间和之后,古拉格劳改营关押了数以百万的劳改者。斯大林把他们当作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并且间接的杀害了这些入狱者。1954年,也就是斯大林死后一年,赫鲁晓夫领导的新苏维埃政府开始释放囚犯,关闭营地。到五十年代末,几乎全部“劳教队”都被解散。苏联内政部20号命令于1960年1月25日正式结束了古拉格系统。
[编辑] 日本
20世纪初,日本用几百万来自被征服地区的平民和战俘从事强制劳动,特别是第二次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建造泰緬鐵路等项目。这类强制劳动中常见的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可预防疾病和暴力等问题,导致几十万人死亡。
参见:日本战争暴行列表
[编辑] 納粹德國
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设了很多极为野蛮的集中营,用来为工业和其他产业提供免费的强制劳动力。在纳粹体系中,不同的入狱者被分入不同种类的劳动营(Arbeitslager)。
最为人所知的是Mittelbar-Dora劳改营,参与了V-2型火箭的制造。
参见:集中营
[编辑] 中國
参见:勞改 中国共产党也开设了劳改营,用来关押某些种类的犯人。很多中国高层领导,包括邓小平和刘少奇,在过去的政治斗争中也曾经入狱。然而,现在中国的劳改营条件比起过去得到了改善,关押者除了强制劳动以外,还接受教育以促进改造。
[编辑] 柬埔寨
红色高棉在上台以后,以改造所谓的资产阶级为名义,在柬埔寨建立了劳改营。
参见:S-21集中营
[编辑] 羅馬尼亞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以政治教育为名,把敌视现政权者送进劳改营里,强迫参加多瑙-黑海运河和大布勒伊拉岛排水造田等计划的劳动。大多数送去的犯人死在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