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太平洋战争 - Wikipedia

太平洋战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的战争(1879-1884,War of the Pacific)参见主条目太平洋之战

美军在太平洋的登陆攻势,1941–1945
美军在太平洋的登陆攻势,1941–1945

太平洋战争(在日本亦稱作大東亞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太平洋战场是日本美國等同盟国间的主战场,开始于日本联合舰队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结束于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目录

[编辑] 參戰國

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英屬印度帝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蘇聯

至於軸心國則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權,包括滿洲國汪精衛政權,以及泰國。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韓國台灣)徵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國也有很多親日派參與戰爭。

[编辑] 背景

[编辑]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主條目:軍國主義

太平洋地區,戰爭的硝煙從1930年代早期就開始瀰漫。日本擴大了其在朝鮮半島的勢力範圍,逐漸向中國擴張。日本鼎承其大陸政策,圖謀征服中國。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的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並迅速佔領中國的東北三省,強行成立由關東軍控制的滿洲國

日本對華的侵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為其稱霸世界的企圖所邁出的第一步尚存爭議。有學者認為,事實上,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紀西方殖民主義的影響,希望能夠保障其在華的利益,特別是掠奪中國的自然資源。如果從19世紀歐洲強權的觀點來看,日本的行為無可挑剔。因為在那個時期,西方列強對海外殖民地的佔領和掠奪以及對殖民地居民的殺戮比起日本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到1930年代,世界已經廣泛接受了威爾遜的自決原則,這意味著以殖民主義的方式粗暴地掠奪他國的領土或資源的行為已經無法為國際社會所容忍。此外,日本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残忍暴行也遭至国际社会普遍谴责。然而,另一些學者認為,雖然日本法西斯勢力在1931年的時候並沒有上升到左右日本政局的地位,可是日本早已經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計劃。1927年田中義一擔任日本首相不久,就主持召開了一個研究積極侵華政策的內閣會議———「東方會議」。會後田中向天皇遞交了一份極為機密的「田中奏折」已經表明了日本稱霸世界的步驟:滿蒙-中國-東亞-亞洲-最後稱霸世界。雖然這份奏折仍然存在爭議,可是根據日後日本發動戰爭的節奏來看,與奏折內容吻合。

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政權的行動遭到國際聯盟譴責,導致日本最終退出了國際聯盟。在日本,法西斯主義勢力開始抬頭,具有濃厚法西斯色彩的秘密社團發動了數次暗殺行動。經濟的大蕭條導致民選政府逐漸喪失了政府的控制權,軍人開始執政,「軍部」作為日本軍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賦予比以前更多的權力,法西斯主義在軍隊中蔓延,很多時候軍隊可以為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國家利益採取行動。同時隨著民族主義與反西方情緒的上升,日本在中國的行為被人種理論合理化了。很多日本人開始相信,中華文明的精華傳承在日本,而不是中國。在1936年二二六兵變之後,另外一部分法西斯分子控制了軍部,而不久后日本恢复了于1913年废除的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即将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限定于现役将领的制度。这样一旦军部和内阁意见不统一,军部可随时通过陆海军大臣辞职的方式迫使内阁下台。軍部在事实上代替日本內閣成為日本的最高權力機關。日本已經進入法西斯主義的時代。

1939年日本軍隊試圖從滿洲進攻蘇聯,但很快就被蘇聯和外蒙古的聯軍擊潰,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擴張政策,也保證了蘇聯與日本之間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戰末期。同時,在這次試探蘇聯的失敗的戰役之後,日本內部「北進」和「南進」的爭端中,「南進」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強,因此日本從此以後較為堅定的走上了進攻中國征服太平洋的道路。

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對於其最終的失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當時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之上,即日本在沒有獲得穩定的自然資源供應之前無法與歐洲強權對抗,但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資源他們又必需挑起一場他自知無法獲勝的戰爭。此外在侵華時期的殘忍行徑、在中國建立傀儡政權的作法與日本的最終目標一脈相承,日本在戰爭中堅持這種不得人心的作法。而日本國內的許多政治精英當時就已經意識到這種自取滅亡的作法將會為日本帶來災難,但都沒有試圖制止,因為提出異議的人士紛紛遭到生命威脅。

[编辑] 美英的綏靖政策

主條目:綏靖政策

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一般认为,美英是在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1932年美国虽然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但同时,美国又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纵容的两面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则一再偏袒日本,如,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拒绝对日经济制裁。1937年7月,英日更是直接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这一协定可说是是慕尼黑協定远东的前奏曲。

[编辑] 中日衝突

[编辑] 從甲午戰爭到九一八事變

中日甲午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戰爭”、日方称“日清戦争”)以日本獲勝告終後,日本並未放鬆對中國的侵略。1900年,日本以庚子事變爲由,作爲八國聯軍的主力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条约》趁機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1904年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特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入侵膠州灣的德國勢力,進而佔據山東1915年,脅迫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徹底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权。1928年,日本以保護僑民爲名,試圖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炮轟濟南城,与北伐军发生交战,造成濟南慘案。在蒋中正表面惩办参战主要军官之后,日军退出济南。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东北军阀张学良调动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留驻华北之机,由司令本庄繁亲自策划,在瀋陽附近的柳条湖破坏了一小段南滿鐵路,誣蔑此为中国军队所为,当夜向沈阳北大营之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标志着「柳条湖事变」,又称“九一八事變”的爆发。驻防沈阳的中国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奉张学良“不抵抗”之命严禁部下对日作战,但旅长王铁汉等仍率部进行了抵抗,因作战失利,翌日晨全城即告陷落。東北主要軍事負責人張學良引咎降職,后赴欧洲躲避舆论谴责。

事变两个月内,日本軍閥佔領中国东三省诸多主要城市,除在黑龙江遭到马占山部等的强烈抵抗之外,并未遭受重大损失。九一八事變后,东北民众自发组织了大量义勇军抵抗日本軍閥侵略,这些抵抗私下得到中华民国國民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关内民众同情和声援。1932年2月,在日本的扶持下“滿洲國”建立,其傀儡政府名义上的领导人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部分中國學者将九一八事变認作抗日战争的開始。这政权其实是关东军擁有,他们以日満亲善大使作佔领东北的藉口,可见他们強大的野心。

[编辑] 日本加紧侵华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粤军)在陳銘樞蒋光鼐蔡廷鍇的帶領下展開回擊,蒋中正也立即派张治中率第五軍(中央军)增援上海,双方陷入僵持。2月28日英国法国美国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滬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军队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日本取得在上海驻军的权利,参与抗战的主力第十九路军不得不离开上海,赴福建剿共,第五军则撤退至苏州、南京一带,日本历来以压迫蒋中正惩办抗日军队的手段来打压中国军民抗日士气。6月,日本軍閥全部退回日租界

日本軍閥在中國北方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停止,並將軍隊開進長城一線,進犯熱河察哈爾兩省,史称“长城事变”。1933年1月,日军进占山海关,开始向中国关内进攻。熱河省会承德遭到襲擊,僅10餘天即告陷落,驻守热河的军队主要是东北军万福麟等部,抵抗意识极差。蒋中正即令驻守平津的西北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率部抵抗,并派中央军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率所部3个师北上参战。同年5月,日本軍閥向察哈爾進攻,並一度佔領察北重镇多倫,然而不久馮玉祥吉鴻昌發起組織的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經過5天的激烈戰鬥,奪回多倫,並成功將日本軍閥驅趕出察哈爾,保證了長城一線戰事的基本穩定。二十九军、十七军等部队虽然奋勇抵抗,终不敌装备精良的日军和伪满部队,长城抗战失利。5月31日,中日签署《塘沽協定》,中国军队退出热河和冀东,日本打开了通往华北的大门。

1934年6月9日,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称其副领事藏本英明失踪,随后扬言“应由中国政府负完全责任,如无生还之希望,则日方将撤回侨民发动自卫。”并将上海的日本宪兵派往南京,日舰云集下关江面。由于领事馆的一名从事抗日组织情报收集工作的中国人员詹长麟提供的可靠消息,首都警察厅调查课长赵世瑞于紫金山一山洞中寻获藏本而平息了事端,史称“藏本事件”。1935年5月,日本華北駐屯軍聲稱天津兩名親日報刊主編被殺是中國政府所為,不久又誣指受中國政府援助的東北義勇軍進入《塘沽協定》中規定的非武裝區(實際上當時的東北義勇軍為獨立的武裝),再次出兵南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派遣何應欽與日方梅津美治郎簽訂《何梅協定》,在表面上部分滿足日本要求的情況下,表面上保證“取締全國一切反日團體及活動”。同年9月,日本再度製造輿論,要求“華北五省(察哈爾、綏遠、河北、山西、山東)自治”,因應這個事態,日本軍閥政府不久發表《鼓勵華北自主案》,扶植當地的親日派殷汝耕設立冀东自治政府,防止“赤化”。

[编辑] 中日全面戰爭

主條目:抗日战争 (中国)

中國戰場在1937年7月7日日本華北駐屯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時就已經全面展開,比歐洲爆發全面戰爭早了兩年多。

1937年1941年,二戰亞洲戰場的絕大部分戰役發生在中國。日軍從華北和上海兩個方向向中國腹地發起猛烈攻擊,並宣稱能「三月亡華」。中國政府組織力量進行頑強的抵抗。在淞滬會戰苦戰3個月後,1937年12月中國政府的首都南京失守。為了報復中國政府的強力抵抗,和企图通过野蛮手段恫吓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日軍在南京以及周邊地區組織了大規模的屠殺行動,其中南京大屠殺尤為著名,據中國政府官方数据,有30多萬人在這次事件中被日軍殺害,但是日本方面對此有不同的觀點。

1940年,抗日戰爭中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的大片領土,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漢、廣州等重要的大城市相繼陷落,中國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繼續抗戰。
1940年,抗日戰爭中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的大片領土,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漢廣州等重要的大城市相繼陷落,中國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繼續抗戰。

中國國民政府在撤離南京後,先遷到武漢,然後又退守重慶。在這一過程中,國民政府繼續組織力量反抗,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廣州組織過大規模戰役。1938年秋,日军雖然佔領了中國東部的大片領土(以佔領廣州、武漢為標誌),但是面對國民政府的抵抗,和占领区内人民的自发抵抗,日本已經感覺無力發動進一步的進攻,於是戰爭進入僵持狀態。

在戰爭之初,中國基本上獨自與日本作戰。英國參與了日軍對中國的封鎖。美國也未向中國進行任何援助,相反的,不斷將戰略物資賣給日本。僅有蘇聯對中國提供了有效的軍事援助,蘇聯甚至還以志願者的形式派遣飛行員直接加入中國空軍參加對日空戰。但1941年蘇日中立條約簽訂後,蘇聯的對華援助就此中止。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方才答應援助中國戰區,但是援助並不是無償的,它要求中國用桐油來換。甚至在初期,美國還把大量援助囤積於印度,並沒有馬上交給中國。由美國退役軍人和志願者組成的飛虎隊,一開始並沒有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他們所使用的竟然是中國政府從蘇聯購買的飛機。戰爭後期,美國援助方才日漸增多,但是與歐洲相比,僅僅是其對歐援助的1.7%。

到1941年,日本已經佔領了華北和華中的大部分地區,但是日本依然不得不面對來自國民黨领导下的中国正規軍和中國共產黨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游擊隊的抵抗。儘管日本在華建立了多個傀儡政權,但是這些政權基本上沒有實權,加上日本軍隊的殘酷壓迫使得日本的佔領极为不得人心。日本人拒絕直接與蔣介石政府談判,也不願意作出讓步以換取民心,他們只是希望通過高壓統治能令中國人放棄抵抗。

這種政策導致更頑強的抵抗與國際輿論的反彈。由於日本的侵華行為,美國、英國以及流亡的荷蘭政府(此時依然控制著東南亞的大片石油資源)停止向日本供應原油與鋼鐵。日本將此看作是一種挑釁,並稱這三國和中國為ABCD包圍網。最終日本發動了侵略東南亞的戰爭,試圖以那裡的資源維持日本這一戰爭機器的運作。

[编辑] 戰爭的擴大

[编辑] 美英參戰

主條目:珍珠港事件香港保衛戰抗日战争 (马来亚)抗日战争 (新加坡)

珍珠港事件使美國被迫參戰
珍珠港事件使美國被迫參戰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並在12月8日進攻香港馬來亞,美國和英國正式對日本宣戰。

[编辑] 日本的閃電戰

主条目:抗日战争 (菲律宾)抗日战争 (缅甸)

1942年之前的東亞和太平洋戰場,日軍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華北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區、台灣、東南沿海等地、東南亞大部和太平洋西部大部分島嶼。中國、美國和英國等國對日宣戰,蘇聯對日則保持中立。圖中並未將當時成實際獨立狀態的外蒙古和西藏列為中國的領土。
1942年之前的東亞太平洋戰場,日軍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中國東北華北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區、台灣、東南沿海等地、東南亞大部和太平洋西部大部分島嶼。中國、美國英國等國對日宣戰,蘇聯對日則保持中立。圖中並未將當時成實際獨立狀態的外蒙古西藏列為中國的領土。

隨後日本迅速進攻太平洋區內美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當時英國和荷蘭流亡政府已和納粹德國交戰多年,在歐洲中東北非耗損甚大,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結果,日本在短時間內成功攻取馬來亞荷屬東印度菲律賓新畿內亞所羅門群島等地,並成功迫使泰國加入軸心國陣營。接著,日本兵分多路,向西進攻緬甸印度,向南進攻澳洲北部,向東進攻美國中途島

[编辑] 盟軍反攻

[编辑] 盟國重新組織

[编辑] 戰爭轉捩點:中途島戰役

主條目:中途島戰役

1942年中途島海戰後,盟軍扭轉了戰局,開始發動反攻,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蘇軍也加入了對日作戰,並很快殲滅關東軍,佔領中國東北和北朝鮮;中國軍隊(包括國共兩黨的軍隊)也轉入了局部反攻
1942年中途島海戰後,盟軍扭轉了戰局,開始發動反攻,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蘇軍也加入了對日作戰,並很快殲滅關東軍,佔領中國東北和北朝鮮;中國軍隊(包括國共兩黨的軍隊)也轉入了局部反攻

[编辑] 跳島戰術

主條目:跳島戰術

[编辑] 中緬印戰區

主條目:中緬印戰區

[编辑] 菲律賓海戰

主條目:菲律賓海戰

[编辑] 對日本的戰略封鎖

[编辑] 對日本的戰略轟炸

[编辑] 同盟國的最終勝利

[编辑] 時間序列

[编辑] 參考数据

  • Eric M. Bergerud, Fire in the Sky: The Air War in the South Pacific (2000)
  • Clay Blair, Jr. Silent Victory 1975, submarines
  • Thomas Buell, Master of Seapower: A Biography of Admiral Ernest J. King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6.
  • Thomas Beeeuell, The Quiet Warrior: A Biography of Admiral Raymond Spruance. 1974.
  • John Costello, The Pacific War. 1982.
  • Wesley Craven, and James Cate, eds.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ol. 1, Plans and Early Operations, January 1939 to August 1942.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Official history; Vol. 4, The Pacific: Guadalcanal to Saipan, August 1942 to July 1944. 1950; Vol. 5, The Pacific: Matterhorn to Nagasaki. 1953.
  • Harry A. Gailey.' 'The War in the Pacific: From Pearl Harbor to Tokyo Bay (1995)
  • Saburo Hayashi and Alvin Coox. Kogun: The Japanese Army in the Pacific War. Quantico, Va.: Marine Corps Assoc., 1959.
  • James C. Hsiung and Steven I. Levine, eds. China's Bitter Victory: The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M. E. Sharpe, 1992
  • Ch'i Hsi-sheng,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1945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2
  • Rikihei Inoguchi, , Tadashi Nakajima, and Robert Pineau. The Divine Wind. Ballantine, 1958. Kamikaze
  • S. Woodburn Kirby, The War Against Japan. 4 vols. London: H.M.S.O., 1957-1965. official Royal navy history
  • William M. Leary, We Shall Return: MacArthur's Commanders and the Defeat of Japa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8.
  • Gavin Long,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45, Army. Vol. 7, The Final Campaigns.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63.
  • Dudley McCarthy,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45, Army. Vol. 5, South-West Pacific Area -- First Year: Kokoda to Wau.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59.
  • D. Clayton James, The Years of MacArthur. Vol. 2. Houghton Mifflin, 1972.
  • Maurice Matloff and Edwin M. Snell 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 1941–1942,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Washington, D. C., 1990
  • Samuel Eliot Morison,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3, The Rising Sun in the Pacific. Boston: Little, Brown, 1961; Vol. 4, Coral Sea, Midway and Submarine Actions. 1949; Vol. 5, The Struggle for Guadalcanal. 1949; Vol. 6, Breaking the Bismarcks Barrier. 1950; Vol. 7, Aleutians, Gilberts, and Marshalls. 1951; Vol. 8, New Guinea and the Marianas. 1962; Vol. 12, Leyte. 1958; vol. 13, The Liberation of the Philippines: Luzon, Mindanao, the Visayas. 1959; Vol. 14, Victory in the Pacific. 1961.
  • Masatake Okumiya, , and Mitso Fuchida. Midway: The Battle That Doomed Japan.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55.
  • E. B. Potter, and Chester W. Nimitz. Triumph in the Pacific. Prentice Hall, 1963. Naval battles
  • E. B. Potter, Bull Halsey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 E. B. Potter, Nimitz.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6.
  • John D. Potter, Yamamoto 1967.
  • Gordon W. Prange, At Dawn We Slept. Penguin, 1982. PEarl Harbor
  • Gordon W. Prange, Miracle at Midway. Penguin, 1982.
  • Henry Shaw, and Douglas Kane. 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2, Isolation of Rabaul. Washington, D.C.: Headquarters, U.S. Marine Corps, 1963
  • Henry Shaw, Bernard Nalty, and Edwin Turnbladh. 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3, Central Pacific Drive.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1953.
  • E.B. Sledge, With the Old Breed at Peleliu and Okinawa. Presidio, 1981. memoir
  • J. Douglas Smith, and Richard Jensen. World War II on the Web: A Guide to the Very Best Sites (2002)
  • Ronald Spector, Eagle Against the Sun: The American War with Japan Free Press, 1985.
  • John Toland, The Rising Sun. 2 vols. Random House, 1970. Japan's war
  • H. P. Willmott, Empires in Balance.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2.
  • Gerhard L. Weinberg,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4317-2. (2005).
  • William Y'Blood, Red Sun Rising: The 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编辑] 外部連結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