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日内瓦 - Wikipedia

日内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市徽
日內瓦市徽
概況
州 (瑞士): 日內瓦州
區 (瑞士): [[(日內瓦州沒有分區)]]
郵遞區號: 1200
位置: 東經 6°9'
北緯 46°12'
海拔: 375 m ü. M.
面積: 158.6 km²
人口: 185,028 (2005年12月底資料)
官方網站: www.ville-geneve.ch
地圖
地圖


日内瓦法語Genève德語Genf意大利語Ginevra),瑞士第二大城市。 建在日内瓦湖 (法語Lac Léman = 莱曼湖)流入羅訥河之處,日内瓦州首府。今天,日内瓦在国际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于这里無數的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歐洲總部。

日内瓦是一座著名的國際都市,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聯盟的總部就是設立在此地。今天仍有訐多國際組織在日內瓦設立總部或办事处,包括有红十字會的總部。屬於聯合國的組織有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在2006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日内瓦高据全球第二位。

目录

[编辑] 历史

日内瓦得名于公元前凱爾特人在此建造的古城。羅馬將領凱撒在《高盧戰記》中提到日内瓦。

日内瓦主要街道Rue de la Croix-d'Or,les Rues Basses的一部分
日内瓦主要街道Rue de la Croix-d'Or,les Rues Basses的一部分

日内瓦第一次在拉丁語中出現是在凱撒的著作,在《高盧戰記》中他對高盧戰爭的看法。这个名字最初有可能与位于利古里亚地区的Genua城相同 (现热那亚),意思是"膝蓋",也就是指日內瓦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一個角落里;然而日內瓦這個名字的由來更有可能建立在gen- '誕生'著個字根上 (Genawa 位於河流的源頭日內瓦湖上;也許日內瓦的意思便是'水的誕生')。在被羅馬征服後,日內瓦變成了羅馬行政區(Provincia Romana)納爾榜南西斯 高盧(Gallia Narbonensis)的一部份。公元前58年凱撒在日內瓦包圍了西行的赫爾維西亞人。9世纪成为勃艮第首都。雖然日內瓦一直是勃艮第人,弗兰克人和聖羅馬皇帝爭奪的對象,但在實際上日内瓦一直都是被其主教掌治著,直到宗教改革,日内瓦成為共和國

由於加爾文等人帶領的宗教改革,日内瓦常被喻為新教的羅馬16世纪日内瓦是加爾文新教派的中心;老城区的日内瓦聖彼得大教堂便是加爾文自己的教堂。英格蘭瑪麗一世時期大力迫害新教徒,因此大量新教學者逃向日內瓦其中包括後來監督翻譯日内瓦聖經的威廉·如惠丁汉(William Whittingham)和他的合作者邁爾斯·卡佛岱爾(Miles Coverdale),克里斯多佛·古得曼(Christopher Goodman),安東尼·吉比(Anthony Gilby),托馬斯·参森(Thomas Sampson)和威廉·科爾(William Cole)。

登城节游行
登城节游行

在日内瓦歷史上最重要的片断之一為 登城事件。對于日內瓦的人民來說,登城事件是他們獨立的象徵。它標誌著幾位萨瓦公爵企圖吞併日內瓦以作為他們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首府的慾望徹底破滅。登城事件便是他們跨世紀一系列的進攻的句號。這最後一次進攻發生於1602年12月11至12日,因此這個日子被定為登城節。每年在日內瓦老成區都會舉行馬隊,大砲和穿著當時服裝的士兵的遊行儀式以作慶祝。

日内瓦,全称日内瓦共合州,于1815年成為瑞士的一個州。第一条日内瓦协议于1864年签订,以保護戰時的傷患。

[编辑] 歷史人物

加爾文1536年定居日内瓦並在此發表《基督教原理》。

1712年,影響了法國以至歐洲的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學家和思想家的盧梭在這裡誕生。


[编辑] 地理

日内瓦地區衛星照片。北面是侏羅山,南面是阿爾卑斯山
日内瓦地區衛星照片。北面是侏羅山,南面是阿爾卑斯山

日內瓦位於北緯46°12東經6°09',在日內瓦湖的西南角流入羅訥河之處。日內瓦被兩大山脈環繞著,阿爾卑斯山山脈 和侏羅山山脈。

日内瓦市占地15.86平方公里,而整个日内瓦州为282平方公里,包括兩塊被沃州(Vaud)包圍的土地(Céligny)。屬與日內瓦州的湖面積達38平方公里,並通常被稱作小湖。日內瓦州僅有4.5公里的邊境與瑞士其它州接壤。在107.5公里的邊界線中,103公里是與法國接壤:北面是安省(Ain),南面是上薩瓦省(Haute-Savoie)。

日內瓦的海拔高度為 373.6 米,也就是上個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兩塊從湖中突起的巨石中最大的一塊Pierres du Niton的海拔高度。這塊石頭紀堯姆·亨利·迪福尔將軍選作所有瑞士測量工作的參考點[1]

日內瓦第二大河叫做Arve 河,並在城中心偏西流入羅訥河

[编辑] 人口统計

2004年,日內瓦市人口為185,526,日内瓦州共438,500人。2000年,共645,000人生活在日内瓦市及其週邊地區,包括周圍的法國和沃州人口。

州的人口分為145,200日內瓦本州人(33.1%),123,400其它州的瑞士人(28.2%)和169,000来自180个不同國家的外籍人士(38.7%)。包括持雙國籍的人,54.4%的居住在日內瓦的人口持外國護照。 [2] [3]

日内瓦虽然一直被看作一座更正教的城市,但现在,居住在这个州里的人更多的是天主教信徒 (39.5%) 而不是更正教(17.4%)。22%市民表示他們不信仰任何宗教。其餘的分為回教(4.4%),猶太教(1.1%),其他宗教以及沒有回答的人。 [4] (2000年調查結果)

[编辑] 國際組織

日内瓦老城街道
日内瓦老城街道

日内瓦是許多國際組織的所在地,包括聯合國歐洲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難民署、联合国人权事務高級專員、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電訊聯盟、世界氣象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諸國會議同盟。日内瓦還有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國際標準化組織、世界教會協會、網際網路虛擬圖書館、世界經濟論壇國際紅十字委員會和國際愛滋病協會。

日内瓦是國際聯盟的所在地(1919年- 解散於1946年)。它最初在Wilson宫,然后搬进其后一直作为聯合國所在地的万国宫

[编辑] 經濟

許多的跨國公司,例如Procter & Gamble、Serono、Firmenich 以及 Givaudan 都將歐洲總部設在日内瓦。

[编辑] 基礎設施

[编辑] 交通

Cornavin 汽車總站
Cornavin 汽車總站

日内瓦 Cointrin 國際機場是日內瓦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他同時通向瑞士鐵路網 SBB-CFF-FFS和法國SNCF網路,包括直通巴黎TGV線路。日内瓦還連接著瑞士A1高速公路和法國的高速公路

公共交通服務包括公共汽車有軌電車日內瓦公共交通(TPG)提供。除了負責市中心的交通,其網羅便部整個州,並還延伸至法國。而由日內瓦海鷗公司(Mouettes genevoises)提供的船上公共交通連接著湖的两岸,主要用於旅遊業。

SBB-CFF-FFS提供的地區性火車服務連接著日內瓦主要的Cornavin火車站與機場火車站,還有市外的數個小火車站。火車目前還沒有用在城市內部交通上,但CEVA計畫 (Cornavin - Eaux-Vives - 安讷马斯)已經開工. 這個最初於1884年構想的計畫將連接該城火車總站,州公立醫院,Eaux-Vives枢纽站和法國安讷马斯市。火車總站至La Praille编组站一條線現已存在,并将从地下延伸至医院及Eaux-Vives,然后接通现有的通向法国的线路。[5]

[编辑] 公用事業

天然氣由州政府所有的日内瓦工业服务公司 (SIG)提供给日内瓦州所属地区。大部分饮用水(80%)从日内瓦湖提取;其余的20%来自Arve河渗透形成的地下水。日内瓦州30%的电力需求在当地生产,主要由三座建於羅訥河上的水力發電站提供(Seujet,Verbois 和 Chancy-Pougny)。其外,13%的州產電力來自Les Cheneviers公司的廢物燃燒工廠。其餘的電力需求(70%)由瑞士其它州和其他歐洲國家提供;SIG 只購買由可再生能源產出的電,尤其不買核反應堆和化石燃料燃烧产出的电。 日内瓦市内及州內三分之二的地區都接通了天然氣管道並由瑞士公司Gaznat從西歐購買天然氣。SIG還通過它的"Voisin,voisine"計畫給一部市民提供電訊服務,主要分布在Charmilles區。

[编辑] 教育

日内瓦大學由加爾文建於155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日內瓦還有一所世界最古老的國際學校之一,日內瓦國際學校,同國聯建於1924年。

世界声望最高的国际关系学校之一,國際關係研究院也在日內瓦安家。還有其他國際學校,例如日內瓦英語學校和Lancy國際學院(建於1903年)。

[编辑] 文化

[编辑] 地標與風景

花钟
花钟

日内瓦的著名風景包括花鐘藝術與歷史博物館國際紅十字和紅新月博物馆万国宫(聯合國歐洲總部)。

該城最醒目的標誌是一个日内瓦湖中的噴泉,140米高水柱可以從城中的許多地方看見。游人可以在湖边租一条船,到湖上游玩。

日内瓦的老城区也是别有风味的一处旅游景点,可以在它的狭窄的街道中漫步或去看看圣彼得大教堂。

[编辑] 媒體

喷泉
喷泉

該城的主要報紙是日内瓦論壇報,日報由James T. Bates創立於1879年二月一日並擁有大約187,000名讀者。 創辦於1868年的Le Courrier最初由天主教掌管,但從1996年年開始便完全獨立運作。主要集中在日內瓦的 Le Courrier 也試圖向瑞士法語區其它州擴張。瑞士時報 (總部設在日内瓦)和瑞士法語早報都在日内瓦有許多讀者。

日内瓦被瑞士廣播公司的法語 廣播網覆蓋著,其中包括瑞士法語區廣播電台。這些廣播網覆蓋著整個瑞士法語區,但每逢像選舉似的特殊活動偶爾也會在本地頻道上播方一些特殊節目。另外一些本地電台只覆蓋城市及其週邊地區,如RadioLac (FM 91.8 MHz),Radio Cité (基督教廣播, FM 92.2 MHz),OneFM (FM 107.0 MHz, 也在沃州播放),和日內瓦世界廣播電台 (FM 88.4 MHz),瑞士唯一的英语廣播站。

主要覆盖日内瓦的電視频道有瑞士法语电视台 TSR;雖然總部設在日内瓦,但全瑞士法語區都能收看。Léman Bleu是一個當地電視台,建於1996年並以電纜播放。由於靠近法國,法國電視频道一直能在日內瓦收看。

[编辑] 體育

日内瓦市內主要運動隊伍有塞維特(Servette FC),是屬於一間足球俱樂部,創立於1890年。塞維特是瑞士唯一一間由1930年代起一直參與頂級聯賽而從未降級的足球俱樂部;2005年,由於管理問題導致了母公司的破產,使俱樂部被分為兩隊,而新成立的隊伍需要降回甲組聯賽作賽。

日内瓦還有一个冰上曲棍球俱樂部—日內瓦塞維特曲棍球俱樂部(Genève-Servette HC),於瑞士冰球國家一級聯賽(Nationalliga A)中比賽。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连接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