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苦 - Wikipedia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味覺的一種,黃連苦瓜是苦味的。苦也是一種情緒反應,「辛苦」、「苦況」等指難以忍受的景況、納悶的感覺。苦是佛教思想中的一項重要概念。

目录

[编辑] 現代醫學的看法

味覺的一種。基本味覺是由味蕾所負責,而味蕾的分佈具有傾向性,其中苦味主要在舌根及軟顎。

苦味不是由單純的某一類化學物質所引起,但會造成苦味的幾乎是有機物質,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含氮的長鏈有機化合物,二是生物鹼。其中生物鹼常被醫學上用作藥物,例如奎寧(Quinine)、番木虌鹼(Strychnine)、尼古丁咖啡因、藜蘆素、毛果芸香鹼、阿托品古柯鹼嗎啡等。

有些物質,例如糖精(Saccharin),嘗起來先有一點甜味,後來卻轉變為苦味,因此受到部分人的排斥。

當味道太苦時,通常會使人或動物排斥這種食物。許多致命的植物所含的毒素屬於生物鹼,會引起強烈的苦味。因此,苦味無疑扮演了一個重要的保護生命的角色。以奎寧來說,引起苦味的最低濃度是0.000008M,因此人類對苦味味覺特別敏感,苦味的閾值如此低,在保護作用上是很重要[1]

[编辑] 藏醫的看法

是藥物的六味之一。藥物來源於五元,即、空。土是藥物生長的本源,水是藥物生長的汁液,火是藥物生長的熱源,風是藥物生長的動力,空是藥物生長的空間,五大元素缺其一則藥物無法生長。由於五大元素的成分多寡不同,而產生了藥物的六味,即、澀。其中,水與風偏盛則生出苦味藥,例如山豆根、秦艽、唐古特烏頭、兔耳草、小檗皮、獐牙菜等。

一般而言,具有苦味的藥物,其功能有開胃、驅蟲、止渴、清熱、解毒、開竅、收斂等作用,主要醫治食慾不振、蟲病、口乾煩渴、中毒、痲瘋病、暈眩、瘟病、嘔吐、赤巴病、乳房炎症、聲音嘶啞等。

服用過量則會誘發體倦無力、隆病、培根病等。

藥物服後,與胃火相遇,會被三種胃火依次消化。首先被能碎培根磨碎,其次被能化赤巴消化,最後被伴火隆分離為精華與糟粕。其中,苦味、辛味、澀味的藥物在後期消化後,轉化為苦味,而能醫治培根病與赤巴病[2]

[编辑] 佛教的看法

佛陀的教法是在教人如何“離苦得樂”。

四聖諦[3]中的第一聖諦。苦諦的意思並不是說「生命是痛苦」,而是「知道痛苦」,即是知道自我是不穩定、沒有本質的。集諦是痛苦的成因,苦起於無明,即人們不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沒有痛苦的。滅諦是痛苦的止息,即人們的痛苦並非真實存在。道諦是佛陀所開的處方[4],能讓痛苦消失[5]

,意謂著苦難、不滿或痛苦。心生不滿是因心兜圈子,兜得無始無終,思想連續不斷,想過去、想未來、想現在,因而有如是煩惱。思想被不滿喚起,同時也與不滿一模一樣,經常重複的感到生活當中缺了什麼,總是有些地方不太對、不太夠,因此老是想要彌補缺陷、整頓現狀,以便多得到一點安樂。持續奮鬥和心事重重是很令人煩惱與痛苦的[6]。人享樂時,害怕失去樂,而努力求取更多的樂,或試圖把樂保住;人受苦時,想逃離苦;人又一直感到不滿,而使一切的活動無不始終含有不滿和痛苦的成分。

[编辑] 三苦

佛教認為眾生的痛苦可分三種,稱為三苦

  • 苦苦:下三道[7]眾生所經驗的苦,人天[8]所經驗的病苦、惡毒的閒言閒語等,都是苦苦。
  • 行苦:當人們過著安樂的日子,似乎生活很快樂,但轉眼間,世事無常,變化的苦又來到,即是行苦。
  • 壞苦:上述二種苦都是因為五蘊[9]聚合的緣故,這就是眾生所隱含的壞苦。

[编辑] 六道輪迴

六道[10]輪迴的苦

天道的苦

欲界天的神祇,耽於快樂的生活,因此不會想到佛法。在祂們臨命終前的七天,祂們會看到五種死的徵兆[11],並且會看到下一世出生在地獄或其他地方。祂們會經驗墮落的苦,像在熱沙上翻滾。當善業受報完了以後,即使是四禪天[12]和無色界天的神祇也會感到三摩地減弱而逐漸墮落。

阿修羅道的苦

由於阿修羅一生下來就忌妒羨慕天神的榮耀,他們只知道與天神爭鬥。最後在戰爭中被打敗,被屠殺時痛苦異常。

人道常有的苦有八種,稱為八苦

的五種苦: 被生之苦:因為出生時極端痛苦。 出身卑微之苦:因為已經播了煩惱的種子。 生是苦的基礎:因為老病死來自於生。 生是惑的基礎:因為惑漸漸擴大,人不斷造。 生隱含著面對毀滅時的無力之苦。

老的五種苦:容貌衰退,身體退化,精力衰退,感覺遲鈍,財富減少。

的五種苦:挫折與焦慮的增加,身體的自然改變,無法享受愉快的東西,必須仰賴不愉快的事物,漸漸接近生命的尾聲。

的五種苦:離開財富,離開權力,離開侍者與朋友,離開肉體,激烈的悲痛。

求不得苦:雖然拼命追求,甚至不擇手段的去傷害或毀謗別人,卻仍得不到所希望的食物、金錢或名譽,就是求不得苦。

患失之苦:害怕敵人、小偷或強盜接近;貧窮的無立錐之地;工作過度;擔憂無能力保護家人;擔憂敵人不會受到處罰。這就是患失之苦。

愛別離苦:親友如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學的死亡;財勢的衰退;大筆金錢的損失;憂慮由於自己做壞事或別人忌妒所造成的毀謗。這就是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遭遇病苦、危險敵人、法律制裁、謀殺、壞名聲、惡毒謠言;幫助別人反惹來處罰;僕人懶惰等。這就是怨憎會苦。

畜生道的苦

海中的動物靠著互相吞食而活下去,在恐懼的折磨下,他們被海浪衝著到處遊蕩。生活在山區的動物總是擔心敵人侵擾,他們互相殘殺。家畜家禽等著被屠宰,並且也受著愚蠢和寒熱之苦。

餓鬼道的苦

餓鬼找不到食物或飲料,只能吃糞便和黏液,他們因找尋飲食而筋疲力盡。他們沒有衣服穿,夏天火烤,冬天冰凍。下雨時,雨如同燃燒的煤灼傷他們。他們所看到的水都是膿汁,火焰從他們的關節中噴出。他們不停的互鬥,每個餓鬼都認為別人是他的敵人。餓鬼可以活一萬五千年之久。

地獄道的苦

阿鼻地獄的眾生最為痛苦,即使薄伽梵[13]也不忍提到它的悲慘。只要佛一提到阿鼻地獄,眾菩薩們聽了就會傷心嘔血,悲痛欲絕。 八熱地獄裏,山谷都是烈火熊熊的紅,河流是熔化的,樹木發出如雨般的,眾生不停遭受野獸和厲鬼的殺戮,得不到片刻的休息。 八寒地獄裏,是一片冰天雪地,刺骨的冷風暴使眾生全身龜裂。在他們十億年的生命結束前,時時刻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不斷受同樣的苦。

雜項地獄眾生的苦也一樣劇烈。[14]

[编辑] 注釋

  1. 林佑穗譯,《Guyton新編蓋統醫用生理學》,p675~676,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2000年),ISBN 9576666775
  2. 土旦次仁、強巴赤列、措如次朗等,《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p191~192,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ISBN 7532349799/R·1265
  3. 四聖諦是佛陀成佛之後在印度鹿野苑初轉法輪時所給予的教授,即苦、集、滅、道
  4. 主條目參見三十七道品
  5. 宗薩欽哲仁波切著、楊憶祖等譯,《佛教的見地與修道》,p56,台北眾生文化出版,ISBN 9578813902
  6. 創巴仁波切著、繆樹廉譯,《突破修道上的唯物》,p190,台北眾生文化出版,ISBN 9578813600
  7. 指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8. 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
  9. 五蘊是個體生命的五種生理和心理要件,即色、受、想、行、識
  10. 所謂六道中的某道,並不一定指身軀死後投生的某個地方。而是此時此地某種業力狀況中止,另一種業力狀況生起的心境
  11. 又稱為五衰相,即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
  12. 即色界天
  13. 薄伽梵,Bhagavan,意譯為征服者,即佛陀
  14. 姜貢康著仁波切著、鄭振煌譯,《了義炬》,p51~55,台北慧炬出版社,ISBN 9575181115
您可以在维基词典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词义解释: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