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二二八事件 - Wikipedia

二二八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
台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
版畫作品 恐怖的檢查/黃榮燦
版畫作品 恐怖的檢查/黃榮燦
228事件起始點:南京西路與延平北路交接的現況
228事件起始點:南京西路與延平北路交接的現況
2005年底被拆除殆盡的原天馬茶房舊址﹔空地上掛了條『向228英靈致敬』的布條。
2005年底被拆除殆盡的原天馬茶房舊址﹔空地上掛了條『向228英靈致敬』的布條。

二二八事件1947年2月至5月間,台灣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其中包括官民武裝衝突、軍隊鎮壓平民、台籍士紳被搜捕或殺害,以及當地人對大陸人人的攻擊等。

事件起始於1947年2月27日台北市的一件私煙查緝糾紛(一說為買賣過程的誤會),並引發2月28日台北市民的請願、示威罷工、罷市。同日又發生公署衛兵槍擊請願民眾,事件因此由請願懲兇轉變而為對抗公署,進而激化為省籍衝突。抗爭與衝突在數日內蔓延全台灣,使原本單純的治安事件演變為社會運動,最終導致官民間的武裝衝突,以及台灣當地人和大陸人之間的族群衝突。最後在軍事鎮壓中結束。

然而二二八事件於台灣光復後不到一年半之間發生,其背景實際上並非單一因素所能解釋。雖然事件發生原因與台灣獨立運動並沒有關係,但是對後來台獨運動的興起,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目录

[编辑] 時代背景

[编辑] 政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戰敗無條件投降,向美中等盟國移交戰爭中的佔領區。1945年8月15日,在中國大陸地區,中華民國政府派何應欽南京接受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降書;在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在1945年10月25日台北市,接受日本投降並接管台灣陳儀被指派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負責全台事務。

[编辑] 軍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立刻陷入國共內戰美國逐漸停止對國軍的援助,但是蘇聯卻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支持共產主義革命,其中包括對共軍的支援。1947年之後,由於國民政府軍隊大裁減、財經政策失當、貪污問題日益加劇、東北戰略失算,在戰場上國軍逐漸陷入被動,因此蔣中正開始準備將台灣作為反共復國基地,並加以建設和整肅。

[编辑] 經濟

在接管各日本佔領區之後的中國經濟,由於維持國共內戰的龐大軍需,以及光復初期國民黨官員的腐敗叢生,加上政府相關管制政策不當,以致於民生物資不足,通貨膨脹十分嚴重。在大陸地區,中央銀行先後發行的法幣金圓券幾近崩潰。台灣地區雖然情況較全國狀況為好,但也因此必須供給大陸地區的資源需求。此外,比起日治時期,經濟民生的混亂程度增加,台灣人民多有怨言。

[编辑] 文化

因為經濟崩潰及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內部嚴重貪污問題,還有政府在官職與其他方面對大陸人和台灣當地人有不平等的對待,造成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當時位居知識領導者的文化界和學生展開要求民主與經濟改革的活動。對此,陳儀為首的主政當局採取了『寬輿論(政治),緊經濟』的政策。一方面並未嚴格禁止批評時政的言論,但同時也未採納意見,另一方面則積極實施嚴格的經濟管控措施,壟斷了台灣與大陸貿易的經濟管道。

[编辑] 主要原因

[编辑] 戰後經濟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空襲台灣,重創台灣產業,導致戰後台灣農業產值只有1937年的49%,工業產值更不到33%。此外學校、商店、工廠、醫院、鐵路、發電廠等建設也受到戰火嚴重破壞,重建工作困難。加上日本政府停止台灣人儲蓄金歸還申請,債券成廢紙,造成金融物價秩序混亂。國民政府接收之後又大量印製鈔票,並將民生物資運往大陸以資助國共內戰,造成台灣嚴重的通貨膨脹。

此外官方一方面將原屬日本人與殖民政府的財產,直接收為私有,並拆裝賣往大陸。另一方面延續日本殖民政策,壟斷台灣的經濟(如煙﹑酒﹑糖﹑樟腦等的專賣),並利用各種關係排擠民營公司。由於日治時期台灣人便視「煙酒專賣局」、「台灣製糖會社」等公司為日本殖民制度之表徵,因此產生「以前受日本人欺負﹐現在受中國人欺負」的感覺。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會發生在查緝私煙上,也與這些政策不無關係。

[编辑] 隔閡、誤解與不平等

日本政府直到1945年5月才實施義務兵役,而在這之前從1942年1月以降,日本政府實施志願兵役,雖然台灣人有權利不選擇參戰,卻出現踴躍投軍的現象,1943年自願提出申請人數更高達60萬以上,許多大陸人因此遷怒於台灣人。加上對戰前台灣情勢的不理解,有一些台灣人被視為漢奸,並受到緝捕。為往後族群衝突種下隱憂。

除了台灣人與閩南人之外的大陸人有語言和日常習慣的隔閡,台灣人參與政治的權利也受到差別待遇,大都只許擔任低級官員。而政府官員與接收台灣的軍隊又有嚴重的官僚作風與貪污問題。

[编辑] 事件經過

生氣的群眾聚集在專賣局台北分局門口。時間為1947.02.28。
生氣的群眾聚集在專賣局台北分局門口。時間為1947.02.28。
專賣局台北分局所在重慶南路的現狀
專賣局台北分局所在重慶南路的現狀

[编辑] 導火線與台北的動亂

1947年2月27日,「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查緝員傅學通、葉得根、盛鐵夫、鍾延洲、趙子健、劉超群等六人及四名警察,在台北市的天馬茶房前,發現一名40歲並育有一子一女的婦人林江邁正在販賣私煙,查緝員沒收林婦所販賣的香煙及身上所有的錢財。而林婦表示家計困難而跪地求饒。但是查緝員一直堅持不讓步,使周圍民眾越聚越多,之後林江邁被查緝員以槍托公然擊傷頭部。民眾目睹此景後,因憤怒而將查緝員包圍,傅學通等人開槍示警,卻擊斃了市民陳文溪。激憤的群眾在當天晚上包圍警察局,要求懲兇,但由於警察局長官包庇下屬,民眾得不到滿意的答覆。

隔天2月28日,因為前一天的事件,台北市部分地區展開罷工、罷市,許多市民除了前往肇事查緝員所任職的專賣局分局抗議之外,還要求公賣局分局長歐陽正宅下臺負責。群眾抗議中,發生零星焚燒事件並造成一名警察死亡。之後抗議群眾集結於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門口(即現在行政院)請願示威,過程中公署衛兵對市民開槍並造成傷亡,使民眾情緒更為激昂。抗議民眾因此轉進公署附近的台北新公園(後改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繼續示威集結,並同時在位於新公園內的台灣廣播電台,廣播報導事件始末。至此,長期對中華民國政府不滿情緒,加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處理不當,因而從3月1日起,終於爆發了全島性的反抗政府事件[1]

[编辑] 初期的政治交涉與武裝衝突

如果不把民眾暴動事件考慮進來的話[2],反抗大致上循著兩條同時發生的路線在進行︰一為政治交涉路線﹔另一為武裝抗爭路線[3]。一方面,台北與台灣各縣市的各級民意代表及社會名流,紛紛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和行政長官陳儀展開協商談判,並對陳儀提出逮捕貪官污吏、廢止行政長官公署、實施省自治、在行政、司法、軍事各方面起用台灣人等要求[4]

另一方面,各地則出現民兵佔領警局或軍械庫,收繳槍械、組織民兵,並試圖以武力進行抗爭的嚐試,面對這些反抗行動,政府也以軍警開槍射擊回報。各地的反抗中,台灣共產黨前領袖謝雪紅在台中以推翻國民政府作為號召,發動反抗的二七部隊最為有名[5],各地的反抗也以這支勢力維持最久。此外較有規模的衝突還有嘉義水上機場與紅毛埤軍械庫的戰鬥、高雄駐軍與反抗勢力的衝突。台灣西部地區的衝突較為嚴重,東部地區則大都只有小騷動。

[编辑] 高雄的軍事政壓

3月2日3月4日,便已經有來自台北與台南的人士進入高雄,並與當地警察憲兵發生武裝衝突。3月5日,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開始對高雄市區展開砲轟與掃射,並在3月6日派遣軍隊攻擊高雄市政府、高雄火車站高雄第一中學,除了平民以外,也有多位高雄市議員在這場攻擊行動中喪生,或是被逮捕後處死。這場軍事行動也是在國民政府從大陸派遣援軍到台灣以前的首次軍事鎮壓,並發生公開槍決犯人的事件。

[编辑] 國民政府派軍來台

陳儀表面上對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做了一些讓步,如解除臨時頒布的戒嚴令。但事實上陳儀在致蔣中正函中以『台灣民眾缺乏國家意識,易為排斥外省人的封建思想所惑』、「有組織叛亂行為」、「獨立等叛國」、「對於奸黨亂徒須以武力消滅」、「有政治慾望之人士,高唱大台灣主義,冀達台人治台之目的。』為理由,暗中要求國民黨中央緊急派兵前來台灣鎮壓。3月8日,即使已有蔣渭川等人請求暫緩派兵,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仍然在未查明實情狀況下派遣援軍(21師整編師)前往基隆,對各地的動亂展開徹底的鎮壓。這些政府派遣的軍隊高估各地的動亂程度,使得各地民兵面對國民政府的軍事行動迅速潰敗,連擁有警察武裝的台中「二七部隊」也無法有效抵擋,只能撤退至中部山脈入口南投縣埔里鄉並自行解散。到了3月17日,國民政府便派遣國防部長白崇禧來台,宣告軍事行動暫告一段落。

[编辑] 清鄉、掃蕩與屠殺

雖然各種針對社會名流、鄉紳和異議人士的捕殺行動表面上也暫時結束。但實際上各地的掃蕩行動,也就是政府所宣布的清鄉工作在這之後才正式展開,留名的受難者,大都死於3月到5月之間[6]。之後零星的鎮壓繼續持續了大約9個月[7],許多被捕的嫌犯皆被冠上叛國罪,因而受到刑求而槍決,其中堅不認罪者死前皆體無完膚[8]。在4月18日,陳儀發布「二二八事件首謀叛亂在逃主犯名冊」,其中包括謝雪紅、廖文毅、蔣渭川等共30個人人。直到5月16日政府才解除戒嚴,但是仍然有零星的事件發生。

[编辑] 各族群在事件中的角色

[编辑] 台灣原住民的參與

二二八事件中也有台灣原住民參加反抗,鄒族參與進攻嘉義水上機場是其中一例。1947年3月1日鄒族的青壯年[9],晚上11點左右開始從樂野出發,走向觸口。當時集合了所有鄒村落中,各派出所的槍枝及平常打獵用的獵槍,還帶了山刀。鄒族人花不到一小時的時間攻下紅毛埤軍械庫。並進而圍堵嘉義水上機場。之後由於主戰、主和意見分歧,高一生便下令鄒族部隊撤回山上。

[编辑] 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衝突與互助

雖然事件發生時的主要抗爭目標是將腐敗官僚趕出政府,但是由於大陸人大多居於主管或等級較高的職位[10],因此將腐敗官僚趕出政府的訴求轉變成為打倒外省人的行動,造成無辜的中、下階級大陸人在一定人數上受傷或死亡[11]。此外反抗行動當中可能也有流氓地痞參與,甚至擴大事端以致於最後傷及無辜。

根據徐宗懋所提供的史料,二二八事件中族群互助的現象,遠比族群衝突要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林獻堂保護嚴家淦的例子。由於受林獻堂的救命之恩,嚴家淦在林獻堂的骨灰運返台灣後,寫悼詞紀念:「猶憶患難相扶,照人肝膽」。另外在國民政府接收時來到台灣幫助重建的專業人員,許多也受到當地人的保護。

[编辑] 影響

由國民黨軍隊操作、架設在救火車上的機關槍。當時服務於聯合國的Dr. M. Ottsen在台南親眼看到該事件的發生。詳細拍攝日期不詳。
由國民黨軍隊操作、架設在救火車上的機關槍。當時服務於聯合國的Dr. M. Ottsen在台南親眼看到該事件的發生。詳細拍攝日期不詳。

根據李筱峰的研究,在此次事件中,不論是政治交涉路線,或者是武裝抗爭路線,他們在事件中所提出的訴求,事實上都僅止於「高度自治」而已,在國家認同的層次上,基本上仍以中國做為認同的對象。但是,在這次事件以後,面對國民黨政府針對台灣的高壓統治,台灣的本省人和大陸人之間的隔閡逐漸加深,部份台灣人漸漸產生想要追求獨立國家的想法。因此二二八事件可以說是戰後台灣獨立運動的起點[12],例如台灣獨立運動開創元老廖文毅廖文奎兄弟。美國學者Meisner表示︰「『二二八』一詞,不僅僅是海外流亡之台灣獨立團體的口號,更是喚起所有已成年台灣人之個人悲慘經驗的一個象徵。」[13]台灣作家李喬也這樣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史上,死傷最慘最多,影響最深廣的歷史事件。『二二八』已成為台灣人共同的夢魘、族群的共同潛意識﹔台灣人的意識、精神、情操、人間形象、人生理想,藝術創造,價值觀念等等,都隱含了『二二八』的因子。」[14]

因為二二八事件多少牽涉到省籍問題,不少老一輩的臺灣人將這次悲劇簡單歸納為外省人的報復,故對事件敢怒不敢言。另一方面,在外省人為主體的中華民國政府將事件等同為共產主義台獨,造成外省族群對事件的負面看法。二二八事件發生之後,外省人在公家機關依然受到優先錄取,並在商界得以先獲得有利消息,也導致本省人在婚姻上、就業上對外省人的排斥[15]。近年來這些族群問題逐漸彌合,但是本省人與外省人的隔閡仍然存在於部分台灣人的心中,並表現在言論和行為上,可見此事件對台灣有著深遠的影響。

[编辑] 受害者的平反

隨著1970年代後半興起的黨外運動、1980年代的自由化,台灣民間渴望平反二二八的聲音逐漸出現。1987年陳永興、鄭南榕等人串連數十個海內外台灣人團體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1989年全台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在嘉義市建立,由市府提供土地、民間人士捐款設計建築完成,碑文中呼籲:「政府公佈事實真相、平反冤屈、安慰受難者家屬、興建紀念碑、制定二二八為和平紀念日。」‎‎中華民國在台灣進行民主化以後,原本被視為禁忌的二二八事件開始受到政府的平反。1995年,當時的總統李登輝首先代表政府向所有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家屬公開道歉。同年10月21日行政院成立的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正式運作,行政院政務委員張京育任首屆董事長。隔年1996年,擔任台北市長陳水扁宣布訂定二二八事件紀念日,並把二二八事件主要發生地點之一的台北新公園改名爲二二八和平公園,於公園內設立紀念館和紀念碑。行政院也在同年通過訂定2月28日為國定假日。除了政府之外,中國國民黨前後任主席連戰馬英九也都曾在2003年2005年,就此事件而向台灣人民公開道歉。馬英九並於2006年將此事件定調為「官逼民反」。

[编辑]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编辑] 罹難人數

二二八事件中犧牲受難者的詳細明確數目因發生年代久遠,加上國民政府的刻意漠視,一直都有所爭議。若引自若林正丈[16],他的估算數字是15,000人至28,000人。事實上由於種種原因,例如當時政府所主導的濫殺行動,很多沒有書面資料遺留,各界對二二八事件確實的犧牲者人數,一直有極不一致的估算。從不到一千人[17],一直到十幾萬人不等[18]。中間的數字則約是1萬到2萬,例如Lai, Myers, and Wei所估算的數字是10,000以下。李喬則推估死亡人數最高為20,500人,最低為15,500人,其中數為18,000人。

[编辑] 受難者列表

以下所列人物,僅限於在二二八事件中及之後的屠殺行動中喪失生命或下落不明者,被捕入獄者則不記;由於該事件受難者過多,這裡只是較有名的人物,不完全具備代表性。並按照受難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澄波照片
陳澄波照片
  • 陳澄波:畫家。時任嘉義市參議員,擔任和平使者去水上飛機場慰問國軍,卻被逮捕,未經審判公開槍斃於嘉義火車站前。
  • 陳炘:企業家,「大公企業公司」創辦人,「二二八事件」後被警察帶走而遇害。
  • 郭章垣:宜蘭醫院院長,遺言:「生離祖國,死歸祖國,死生天命,無想無念」。
  • 李瑞峰:律師。
  • 李瑞漢:曾任台北律師公會會長。
  • 林連宗:台灣前制憲國大代表、台灣省參議員、台灣省律師公會會長、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二二八事件」死難者。
  • 林茂生:台灣歷史上第一個哲學博士(1929年);曾於終戰後協助接收台灣大學,並創辦《台灣民報》;「二二八事件」後無故被捕,一去不回。
  • 呂赫若:日治時期作家,本名呂石雄;「二二八事件」後逃入台北縣石碇鄉鹿窟打游擊,後來下落不明。
  • 阮朝日:《台灣新生報》總經理,「二二八事件」後在自宅被強行逮捕,從此失蹤。女兒阮美姝至今仍積極從事「二二八事件」研究,並在屏東設立私人紀念館。
  • 施江南:醫學博士,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內科專攻。日治時期曾任台北州議員、「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參事、「台灣奉公醫師團」本部理事。戰後曾任「台北市醫師公會」副會長、「台灣省科學振興會」主席。
  • 宋斐如:行政長官公署唯一台籍高級官員(教育處副處長),《人民導報》創辦人,「二二八事件」後在自宅被強行逮捕,從此失蹤。
  • 王添灯:日治時期實業家,戰後曾任《人民導報》社長,「二二八事件」中被憲兵用汽油燒死。
  • 王育霖:日治時期的律師,戰後曾任新竹地檢署檢察官,「二二八事件」中被處死。
  • 吳金鍊:《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日治時期曾任《台灣新民報》台南支局長、宜蘭支局長,並曾任職於總社社會部、政治部。因刊登「二二八事件」之報導被害。
  • 吳鴻麒:戰後曾任台灣高等法院推事,「二二八事件」中被害,吳伯雄的伯父。
  • 蕭朝金:日治時期牧師,「二二八事件」時出面交涉被捕青年,一去不回,遭槍斃。
  • 張七郎:醫師;曾任花蓮縣參議會議長、台灣省制憲國代;「二二八事件」後,與其三弟張果仁醫師與長子張依仁被軍隊帶走,一家三口均遭殺身之禍。
  • 朱點人:日治時期作家,在「二二八事件」時遇害。

[编辑] 中國大陸的類似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除了接管台灣之外,也接收其他之前被日本佔有的土地、工廠等資源。在這些地方國民政府同樣有嚴重的貪污腐敗問題。因此同時期在中國大陸許多地方也都有各種官逼民反的事件。尤其是舊淪陷地區的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往往被現實粉碎,國民黨因而被一些民众称之为「刮民黨」;而另外一些处于共產党和国民党交界的地區,則立刻又处於戰火之中,許多人被冠以「共匪」或「敌特」之名迫害。

[编辑] 相關史料與研究

在解嚴前的台灣,二二八事件在發生後的四十年當中,始終是一個高度的政治禁忌,日常談話不能提到這件事,更不用說對這個事件進行學術研究了。然而,在解嚴以後,一切曾經被壓抑的,都開始恢復其原本的發言權。在此情況下,二二八也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公共議題,不僅有很多國內外的文章和專書開始回憶、討論這個事件,同時在台灣也開始有學者對「二二八事件」進行比較嚴肅的學術研究。

在目前的台灣,和二二八相關的研究書目已經多得不容許我們在這裡一一列舉了,在這裡我們僅做一個簡要的說明(僅限於專書,單篇文章或論文不計)。

[编辑] 事件親身參與者的口述歷史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阮美姝,幽暗角落的泣聲。前衛出版社。
  • 阮美姝,2003,孤寂煎熬四十五年。前衛出版社。
  • 陳明忠,2005,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台北: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 沈秀華,1997,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台北:玉山社。
  •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1,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2,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4,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許雪姬等,1995,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文義、沈秀華,1992,噶瑪蘭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
  •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4,嘉義北回二二八。台北 :自立晚報。
  •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a,嘉義驛前二二八。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b,諸羅山城二二八。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c,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1993,悲情車站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
  • 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1994,基隆雨港二二八。台北:自立。
  • 張炎憲、胡慧玲、黎光中,1995,台北南港二二八。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口述歷史第4期:二二八事件專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编辑] 官方重要史料彙編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陳興唐,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北:人間。
  • 國史館,1997,國史館藏二二八檔案史料(上、中、下)。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
  • 國史館,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一至四冊)。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 林德龍編,1992,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陳芳明導讀。 台北:自立晚報。
  • 王景弘編譯,2002,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美國外交檔案揭密。台北:玉山社。

[编辑] 相關學術研究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
  • 陳芳明編,1988,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
  • 陳宏昌,2003,二二八平反運動初探。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台北:遠流。
  • 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1992,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 Hung, Chien-di. 2000. In Search of Taiwanese Identity: Trauma, Formation, and Recovery. Ph.D. diss., Drew University.
  • Kerr, George H. 1965. Formosa Betray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 Lai, Tse-han, Ramon H. Myers, and Wou Wei. 1991. 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1993,悲劇性的開端:臺灣二二八事變。臺北:時報文化。
  • Phillips, Steven E. 1998. Between Assimilation and Independence: The Taiwanese Elite under Nationalist Chinese Rule, 1945-1950. Ph.D. diss., Georgetown University.
  • 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 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1998,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编辑] 其他

1990年,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三冊首度列入二二八事件。

有一種說法,顯示二二八事件的起因並非取締私煙造成,而是一個當時從中國大陸來台的軍人向林江邁的女兒(林明珠女士)買菸,因當時語言不通的關係造成群眾衝突,進而爆發此一事件。[19] 然而,另外一份同樣訪問林明珠女士的資料又顯示以上的說法與事實不合。[20]

[编辑] 注釋

  1. 楊碧川 1997,55-6
  2. 「民眾暴動事件」,在性質上和社會運動文獻中所論及的突發性(spontaneous)「集體行為」(collective behavior,見Turner and Killian 1987)比較接近。也就是說,參與這些暴動事件的人,並不是一個有組織性、計劃性的團體,而是在聚眾場合中,因為當時現場情境的渲染而在某種程度上陷入集體情緒的一群人。我們可以在相關文獻中找到類似的記載,「民眾不僅燬物,也對外省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屈辱毆打。…… 一般認為,這是一年半以來的積怨所爆發出來的盲目排斥外省人暴動。於是,無助的小公務員及其眷屬、來台旅行或經商的外省人成了代罪羔羊」(行政院二二八事件小組 1994,55)。
  3. (李筱峰 1995,99)
  4. 若林正丈 1998,58
  5. 李筱峰 1995,99﹔楊碧川 1997,56
  6. 二二八大屠殺的證言1 戰慄的三月十三日
  7. 若林正丈 1998,59
  8. 阮美姝 1992
  9. 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南洋打仗的「精兵」
  10. 國府接收台灣初期,1945-1946的台灣中央機關『台灣省行政公署』一級單位中的八十多位正副首長中,只有一位是台籍人士。(他就是教育處副處長宋斐如,後來也於二二八事件中遭處決。) 事實上,甚至在長官公署的科股長,專員以上的三一六名中層官員中﹐也只有十七名台籍人士,其餘二九九名都是『外省人』或極少數的『半山仔』。
  11. 李中邦,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中肯作證、詮釋「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陳明忠》,2005年
  12. e.g., 張德水 1992,154﹔王育德 1979,162﹔周明峰 1994,139)
  13. Meisner(1964, 155)
  14. 李喬 1993,219
  15.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
  16. 若林正丈 1998,60
  17. 郝柏村,户口清查1947年2-3月间所有死亡人数不超过一千人;857人申领“二二八事件补偿基金会”600万台币赔偿
  18. 虞義輝 2001,118
  19. 賣私煙被打 林江邁「她」引爆228!
  20. 林江邁的故事(上)

[编辑] 參考出處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nd,台中縣二二八和平紀念碑及碑文 [online]。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引用於 2004年10月1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 李喬,1993,台灣(國家)的認同結構,見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1-22。台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 李筱峰,1995,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見李筱峰著,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頁73-145。台北:玉山社。
  • Meisner, Maurice. 1964. The Development of Formosan Nationalism. In Formosa Today, edited by Mark Mancall, 147-62.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 若林正丈,1998,蔣經國與李登輝,賴香吟譯。台北:遠流。
  • Turner, Ralph H., and Lewis M. Killian. 1987. Collective Behavior.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 王育德,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台灣青年社。
  •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 楊碧川,1997,台灣歷史詞典。台北:前衛。
  • 虞義輝,2001,台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台北:黎明。
  •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台北:前衛。
  •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台北:前衛。

[编辑] 參見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编辑] 外部連結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编辑] 一般網站

[编辑] 美術、影片、和圖片

[编辑] 線上書籍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