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User talk:Minghong - Wikipedia

User talk:Minghong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這是我的對話頁。你可以在這裡開始一個新的部分或者在現在的部分作出回覆。不要忘了使用四條小蛇(~~~~)加上你的簽名喔!

我只會回覆那些有建設性的對話。;-) 還有,因為這是我的對話頁,所以我保留所有編輯或重新格式化你的留言的權利。

已更新的「你知道吗?」栏目
你知道吗?栏目已经更新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条目網頁瀏覽器比較經推荐後,獲選於首页新条目展示。如果您想推荐其他您感興趣的新穎条目,请到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進行推选。在您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1个条目獲推荐作首页展示。

目录

存檔

關於元朗市及元朗新市鎮的問題

你覺得元朗市是否等於元朗新市鎮?謝謝!--AP71 15:45 2006年6月18日 (UTC)

元朗站?西鐵站及輕鐵站有否需要合併?

Talk: 美孚站曾有人提及,屯門站兆康站應否與屯門站 (輕鐵)兆康站 (輕鐵)合併呢? 在小弟立場而言,屯門站 (輕鐵)兆康站 (輕鐵)等輕鐵文章質素有待改善,反在元朗站條目比較清晰,小弟是不介意將屯門站兆康站天水圍站元朗站的西鐵及輕鐵合併為同一條目介紹。

歡迎大家在Talk: 元朗站討論!(請不要擅自合併或分割現有文章)--Mtrkwt 07:34 2006年6月19日 (UTC)

沙田

Minghong:

最近有關沙田區的條目分類開始有點混亂,是否可以在香港維基人佈告板中作出詳細指引以便跟進? 其中有關

  1. 行政區劃分:沙田區
  2. 沙田 (香港)沙田新市鎮所包括的範圍及分別?
  3. 馬鞍山 (香港)是否應重定向為馬鞍山新市鎮而與沙田新市鎮並列?
  4. 沙田區資料盒中的本區主要地方:
瀝源及禾輋均被重定向至瀝源邨禾輋邨,地區與屋邨是否需要區分?
烏溪沙應為馬鞍山內的一個區,是否應刪除烏溪沙?

有勞費心!

--Chong Fat 11:17 2006年6月19日 (UTC)

沙田醫院在梅子林路以西,應為沙田小瀝源區。--Chong Fat 11:38 2006年6月19日 (UTC)

關於処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

你的中文名那裡找來的,你真利害!閣下的反應亦挺快的!--すぐる@武蔵 12:20 2006年6月20日 (UTC)

Oh Thank!我總覺得在電腦很容易打別錯字。(這個習慣不好_| ̄|○) すぐる@武蔵 12:40 2006年6月20日 (UTC)

元朗

Sorry, 因為我之前不明白你分拆元朗的目的=.=,現在明白了--NEO 08:36 2006年6月27日 (UTC)

反對票的有效性

請你過來Wikipedia talk:申請成為管理員,評論一下反對票的有效性。--18164 02:08 2006年6月29日 (UTC)

明白,待你成為管理員後才加入吧!--18164 02:48 2006年6月29日 (UTC)

恭喜

恭喜你通過管理員投票。--Theodoranian|虎兒 =^-^= 03:02 2006年6月30日 (UTC)

恭喜成為管理員

恭喜恭喜。--encyclopedist (對話頁) 09:48 2006年6月30日 (UTC)

一起討論

一起討論一篇新的條目吧User:@mirmo@mimo@

哇... 我唔知中文點稱gumbo...

刪除

Hi! 你剛刪的秋葵湯飯我在英文維基找到相應條目en:Gumbo。又,覺得那條目不符合快速删除。歡迎討論,謝謝。--Gakmo (Talk) 06:46 2006年7月2日 (UTC)

太古站與鰂魚涌

請參與Talk:太古站Talk:鰂魚涌及香港地區分界的討論。--石添小草 14:13 2006年7月2日 (UTC)

關於「大埔新市鎮」

你同不同意把「大埔新市鎮」這個條目改成「大埔」? 如同意,請幫幫忙吧! --NEO 16:11 2006年7月3日 (UTC) 那麼「大埔市」呢?之前建立的也是用這個標題…… 因為而家好多「新市鎮」都用「市」取代。 --NEO 23:59 2006年7月3日 (UTC)

ok, 不過新市鎮這個名稱我只是覺得有點兒過時而已--NEO 03:27 2006年7月4日 (UTC)

現時的大埔舊墟被重定向至大埔 (香港),大埔舊墟是指鄧族於康熙十一年 (1672年)建墟,名為「大步墟」,位於林村河以北一帶的地方,即現時大埔太和路、汀太路及汀角路之間,兩者並不相同。--Chong Fat 07:46 2006年7月5日 (UTC)

關於「元朗」

以免混淆,可否把這個條目改成「元朗 (人文)」? --NEO 01:15 2006年7月5日 (UTC)

不過這個條目可以寫地理嗎? --NEO 11:47 2006年7月5日 (UTC)

新市鎮

另外你是不是贊成這個新市鎮條目命名方式嗎?

  • 把一些大型的新市鎮(即包括「XX」以外的地方的「XX新市鎮」)叫做「XX新市鎮」
  • 一些只包括「XX」的地方叫「XX」

如果你贊成的話,我會把此建議post至佈告板討論一下。 --NEO 11:47 2006年7月5日 (UTC)

條目「荔景」的相片下的文字

荔景邨應該沒有荔景樓吧!那七座的命名次序應該是「風和日明仰安樂」。拉叔 16:00 2006年7月5日 (UTC)

根據英文版,那應該是樂景樓。拉叔 16:05 2006年7月5日 (UTC)

关于行人消歧义

对行人进行消歧义,如果采用主条目消歧义,按照规范,应该创建 行人 (消歧义),但这个条目稍早失踪了,不知是否是您删除的,我已经重新创立,不知您有什么意见。--鸟甲 09:34:40 2006年7月6日 (UTC)

同行評審邀請

澳門主權移交正在進行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提供意見?--18164 10:00 2006年7月6日 (UTC)

Re: Industrial estates

-{ I did not move the articles. It seems that the company has branded the industrial estates as such, but the name change has not been followed in laws, e.g. [1] [2]. — Instantnood 19:55, July 8, 2006 (UTC)}-

萬字醬油戰士

Minghong,{{PD}}模板已經過期,不能再用了。你上載的Image:Kikkoman.png請改用{{PD-because}}寫明原因。-- tonync (talk) 22:14 2006年7月8日 (UTC)

關於「元朗市」

你認為另起條目「元朗新市鎮」,或是沿用「元朗市」。

(不過如果用「元朗新市鎮」的話,我想要把所有新市鎮條目改成「XX新市鎮」以達至統一。)

如何也好,請到香港維基人佈告板發表。 --NEO 09:41 2006年7月14日 (UTC)

你好

不看不知道。。看了你的个人资料才知道还有这么多类目。
另外羡慕你能88次短信就能成功。:}--维基动力引擎 19:37 2006年7月15日 (UTC)

在香港維基人佈告板,有關「元朗」、「元朗新市鎮」及「元朗市」

不好意思,可能打擾了。事情是這樣的,在香港維基人佈告板裡關於「元朗」、「元朗新市鎮」及「元朗市」的討論,不知誰提了一句「不如交比Minghong決定吧」的說話。可否請你看一看怎麼辦。

其實我也算是新人,但對這件事就比較執著,始終不能認同「元朗市」就等於「元朗新市鎮」這種看法。而本來我是跟AP71討論的,但他突然又放假了。更奇怪的是之後就開始有IP用戶把所有我有提及「元朗新市鎮」的條目都改成「元朗市」。我想請問我有沒有事可以做?拜託! --Cosferia 17:33 2006年7月16日 (UTC)

這是因為你先把所有提及「元朗市」的條目都改成「元朗新市鎮」,我只是恢愎你的編緝,雖然元朗市的定義是不清楚,可是你不能否認青山公路元朗段的周邊不是元朗市的範圍。--NEO 08:14 2006年7月21日 (UTC)

香蕉與甘蕉

甘蕉即食用蕉,早在三國時代就有此稱。而香蕉是甘蕉的俗稱,植物圖鑑或百科一般都用甘蕉,請 明察。--Koika 12:05 2006年7月20日 (UTC)

我想我應該再說明一下:甘蕉是食用蕉另稱,而香蕉(Dwarf Banana)、大蕉(Common Banana)、野蕉(Wild Banana)都是甘蕉(Banana)的一種,所以這個條目「香蕉」若對映「Banana」,嚴格來說是不恰當的。--Koika 12:17 2006年7月20日 (UTC)

Ubuntu

小弟參與編寫的條目,Ubuntu被提名為特色條目了(其他主要參與者User:WikijoinerUser:Lion.guoUser:笨笨的小B),可否賞面鑑閱,給予一點意見,謝謝指教。--孔明居士 14:33 2006年7月20日 (UTC)

提名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入選成為特色條目

小弟與魯班兄以及多位維基人努力參與編寫條目,隨著世界盃結束後進行多項修改及編寫。現時本條目正進行提名入選特色條目,希望本人可否賞面評選,或者給予一些意見,多謝指教。--Kim 05:43 2006年7月25日 (UTC)

這幾天請不要將台大的條目提刪

您好,這幾天台灣維基人正在和台大進行合作,教導一些台大的同學如何參與維基百科,因此建立了一些台灣大學的相關條目,這些條目是參與者練習參與維基的成果,請您先不要將這些條目提交刪除,謝謝。我們活動的相關消息請見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正在舉辦活動Wikipedia:维基考察团/當校園導覽撞到維基人。--Theodoranian|虎兒 =^-^= 08:43 2006年7月30日 (UTC)

氢\Temp

创建氢\Temp是因为原来的元素表格格式不甚美观,而且在800×600的分辨率下占有空间过大,我想要修正一下。现在可以删除了,谢谢。--Siriudie 10:26 2006年7月30日 (UTC)

请恢复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旧版本

英语原文早已被User:Wing翻译完毕,翻译完后经维基人讨论,主体部分移动到了日本海军历史。现在有人要重新翻译,重复劳动而已。为什么旧版本和编辑历史都被删除了?——Nutcracker胡桃夹子^.^留言 21:00 2006年8月4日 (UTC)

您好

-{有栖川宫炽仁}-原本的標題-{有栖川宮熾仁}-並無錯誤,但被User:Nutcracker不斷移動,請幫忙移回,謝謝!--Iokseng (talk) 05:01 2006年8月5日 (UTC)

已解決。--Iokseng (talk) 16:12 2006年8月5日 (UTC)

真是對不起(移動條目)

如閣下所言我真是用不到「移動功能」(它說條目已存在),還有到剛才為止我不知道「強行移動」是不應該的(真對不起),我下一次移動會小心點!謝謝閣下的提醒。 -{--すぐる@武蔵 16:11 2006年8月13日 (UTC)}-

“二次動員令”正在籌備中﹐歡迎參與討論

第二次的動員令正在籌備中,請到二次動員令互助客栈/其他參與討論,另外請對剛設計的動員令主頁發表意見。--真實事求是 12:43 2006年8月14日 (UTC)

二次动员令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編輯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動員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銀狐 16:53 2006年8月16日 (UTC)

請求關注

請求關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像阿儒這樣不能協作的維基人該如何處理?

阿儒繼上次在皮爾當人無理回退IP用戶的編輯後,又在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進行無理的回退,希望給予關注。或者如果阿儒此行為並無不當,請告訴我,我今後將倣效該行為,謝謝。--百楽兎 12:41 2006年8月21日 (UTC)

为什么青衣不能作为消歧义

除了香港以外,指的怕是演员,应该作为一个消歧义页,请您恢复。--刻意 04:51 2006年8月22日 (UTC)

将青衣变为消歧义,找香港的青衣多一次,找青衣也只要多一次。移动后除了修改两个模板以外,其他连入页没有必要修改。岛名应该加上岛字为好。--刻意 06:25 2006年8月22日 (UTC)
台湾台湾岛不是同一个条目。如果日常都说青衣,可以于后面加上香港字样。现在连到青衣主要都是香港的,这是因为这里香港人很多,很小的地方都可以写一遍。但说不定哪天来了一帮京剧迷(现在花旦都没有)。--刻意 06:50 2006年8月22日 (UTC)
我也觉得“青衣”应该作为消歧义页好,香港的青衣可移动至“青衣 (香港)”。首先,在香港google里搜索“青衣”,见结果,前10项很多都不是指香港的青衣,而在中国大陆的google上搜,见结果,指香港青衣的更少。青衣除了是戏剧里的一类角色的名称外,还是一种粤菜里常见的鱼,相信南方的人应该很多人都有吃过。--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6:53 2006年8月22日 (UTC)

因為有兩個人回覆了,所以我說在這裡囉:那就請有心人先好好處理這些連入香港青衣的條目和分類吧?我不想看到有數之百計的條目連入一個消歧義頁上。還有請使用繁體中文的「島」字,畢竟這是一個香港地方的條目。--minghong 06:58 2006年8月22日 (UTC)

Re: "侏儒行星一詞的使用次數還遠勝於矮行星呢。"

了解,謝謝。而且矮行星一詞的增加速度也極快,排除過時的譯名我也贊成。--百楽兎 03:20 2006年8月28日 (UTC)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是指回歸後的政府,亦何簡稱香港特區政府香港政府則多用作指稱回歸前的港英政府。--encyclopedist (對話頁) 21:36 2006年8月30日 (UTC)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文件删除請求:通知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Jpjy.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维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请参考相關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谢谢!--minghong 06:14 2006年9月15日 (UTC)

那張圖是可以刪除的,本來要找時間申請刪除,被你捷足先登了。Aco 09:28 2006年9月15日 (UTC)

請問Minghong一個問題

請問您解禁User:Clementine沒有?因為我十分擔心他呀.希望彼此給他多些鼓勵和支持,使他改過回來繼續編輯吧! Terry 10:19 2006年9月17日 (UTC)

繁簡連結

你好,想請問你創建-{[[长石|長石]]}-這樣的原因?原條目如果是以簡體為題,即使是輸入-{[[长石]]}-,在繁體環境下也能正常顯示,無須故意加入後面的東西。況且你在維基都一段時間了,應該可以去原條目轉繁再轉回簡作重定向吧?-- tonync (talk) 17:11 2006年9月17日 (UTC)

倪震 (香港)

請幫忙更改[[倪震 (香港)]]的{{男演員資訊框}} ⇒ {{演員資訊框 | 性別 = 男}},因為這個條目被鎖上了。--Littletung 09:38 2006年9月24日 (UTC)

文言維基管理員選舉

您好,在下於文言維基自薦為管理員,但因為處維基人不多,故此在此宣傳。若在下對文言維基有興趣,可否在該處註冊帳號,並賞面於在下的管理員投票表達意見,在此謝過。--孔明居士 12:15 2006年10月3日 (UTC)

感謝你

希望閣下能為本人提供更多既編輯技巧。另外想問你對電腦既知識是否ok 呢?因為我有d問題想問你。 user talk:sdee4OUT2006.

銅鑼灣天后廟

Minghong:

「銅鑼灣天后廟」是法定古蹟,重定向到的「天后 (香港)」只是一個地區,條目中只有少量相關資料,這絕對是有足夠資料創建成一條獨立的條目,已將重定向取消,今晚將建立這條目。--Chong Fat 23:22 2006年10月11日 (UTC)

關於回退

我加入的自動鉛筆<=>鉛芯筆的手動轉換已被閣下回退,但我覺得加入手動轉換會比較好,我在益力多口香糖條目也是使用這種做法,請照顧不同地域人事需要。 另外,我除了加入手動轉換外,亦將條目中過多的文法錯誤更正了,但這些更正竟被一同回退,如果一定要移除手動轉換的話,那也請至少保留我對此條目的文法修改。 --kknews - 羞見紅字現於社區也 14:47 2006年10月13日 (UTC)

強烈抗議User:Minghong在沒有合理理由下回退我的編輯

我在自動鉛筆條目中加入的手動轉換-{zh:自動鉛筆; zh-cn:自动铅笔; zh-tw:自動鉛筆; zh-hk:鉛芯筆}-一直被User:Minghong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刪除。香港人並沒有所謂「自動鉛筆」的稱呼,通常稱作「鉛芯筆」,因此有必要加入此手動轉換。 --kknews - 齊來消滅社區主頁上的紅字連結 13:21 2006年10月22日 (UTC)

番茄番薯

蕃茄、蕃薯確實都不是本字,不過已經完全約定俗成,像是蕃薯藤網站用的字就是「蕃」,你要改也是可以,只是現在寫「蕃」的會人比較多,查一下google也知道,未來可能改不勝改。未命名 16:26 2006年10月29日 (UTC)

補充一下,當你看到那麼多人都寫「蕃」,應該考慮這已經不是一個錯字了,把植物名稱加上草字頭的確也是漢字演化的進程之一,所以我認為你在錯別字條目的敘述上有不足的地方。未命名 16:31 2006年10月29日 (UTC)
我沒有看過該節目,不過關於語言文字這個東西,本來就是有一派人十分不能接受約定俗成的觀點,所以我大概能猜到節目內容,問題是,同樣有另一派人認為約定俗成是文字進化的基礎,不應否定,如果叫一千年前的人來觀察我們的用字遣詞,他們也會認為我們語言和文字一堆誤用,原因就在於我們已經約定俗成了。也不要說別的,「假借」字本身就是誤用的結果。
我的意思是,節目挑錯別字是為了要製造效果,這是該節目的賣點,有一些學者、專欄作家也是靠這些吃飯的,但是忽略了文字自己會進化的本質其實也是不對的;反過來說,沒有人會去開節目、寫專欄說,蕃茄、蕃薯的寫法都沒錯……等等,這樣賣不了錢的。所以單以此節目認定是簡單了點。至於何者已約定俗成,何者沒有,本來就很難認定,像哈蜜瓜、哈密瓜是很邊緣的例子,原因在於此一瓜類是出產於新疆哈密,似乎是錯不得,但蕃薯和蕃茄,恐怕己經算是正確的說法了。(蕃薯在google比較多,這你未提)未命名 17:15 2006年10月29日 (UTC)
沒有錯,我沒有反對你的修改,我只是希望你可以稍微停下來,不用那麼辛苦,畢竟以後會那麼寫的還是很多。未命名 17:49 2006年10月29日 (UTC)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籌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次會議暨香港維基人第四次定期聚會

关于东港镇

不好意思,是我的笔误,我已经把惠来县的东港镇改回来了。--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5:49 2006年11月8日 (UTC)

關於電動列車/電車的保護

請問也可以一併保護電車頁嗎?它遭到的破壞與一系列「xx電動列車」一樣。謝謝啊^^~ --小狼 05:35 2006年11月12日 (UTC)

  • 已處理了,謝謝呢^^ --小狼 05:37 2006年11月12日 (UTC)

有人破壞

User:註冊名不斷將條目移動至品味低俗的名稱,請求將其封禁。--孔明居士 10:08 2006年11月18日 (UTC)

關於聖神修院

對神父我來說,香港的地方我不去過就不寫。聖神修院這個小東西也花了好些小麻煩才完成了,豈知在尚有一些發展空間時就被人拿了去評選,實在令小神父有點不知所措,希望閣下能夠多多指教,以達盡善盡美--惡德神父 13:20 2006年11月19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令增加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夠盡力,在限期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Flame 07:21 2006年11月26日 (UTC)

移動請求

User:Galaxyharrylion不斷將PSV燕豪芬此條目移至其他名稱,現更其清空,請求將其恢復至PSV燕豪芬,以尊重原作者。--孔明居士 08:58 2006年11月26日 (UTC)

據其用戶紀錄,其不斷將原來是香港稱謂的條目移動而不作咨詢,此行為並不能接受,請予以勸阻。--孔明居士 09:00 2006年11月26日 (UTC)

現在PSV燕豪芬的原文在浦這條目裡,請求將浦合併回PSV燕豪芬一文,在此謝過。--孔明居士 09:06 2006年11月26日 (UTC)

沒問題了,謝謝幫忙。--孔明居士 09:17 2006年11月26日 (UTC)

请支持北京城池条目

在下与User:KallganUser:鸟甲User:Ksmao等同仁共同参与编写的条目北京城池现在正在被提名为特色条目。恳请君能投下支持的一票并提出意见,谢谢!—以上未簽名的意見是由左图右史 (對話貢獻) 在07:34 2006年12月2日所加入的。

RE:印度

已恢复。--Hennessy 07:53 2006年12月3日 (UTC)

港島東

為什麼把港島東 (建築)移回港島東? Stewart~惡龍 18:12 2006年12月4日 (UTC)

一來在港島東在沒有該建築群的之前之後也可指香港島東部(事實上也是借用其意),與行政區劃所指的東區不同而大致相約。二來這在分類中有識別作用。三來在條目中用了template:Otheruses,不就是用了主題目消歧義嗎?!Stewart~惡龍 02:55 2006年12月5日 (UTC)

Template:12月4日

「南韓前總統」較「大韓民國前總統」簡單、直接易明,因此回退。--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8:16 2006年12月5日 (UTC)

香港繽紛冬日節

我很明白你有些比較清晰的圖片,我也不反對用比較清晰的圖片放在條目開首部份。只是我的照片才放了25分鐘就被撤下成為孤立圖片,而且該照片還在香港維基創作獎作了登記。你做了這移除照片的編輯實在使我為難,搞不好創作獎那邊還說我為何沒有用在條目的照片卻拿去登記呢。我已把原先的照片放在條目比較後的位置(而且照片內容其實也和你的兩張不同),希望你能理解。--Charlotte1125 16:01 2006年12月10日 (UTC)

關於中環填海工程

我正在進行增修, 請暫時停止更新, 以便發生編輯衝突世紀的哭泣 16:17 2006年12月12日 (UTC)

关于“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词条

我正在对原条目进行编辑和修整,以使得世界遗产专题所述之格式,关于“承德避暑山庄”与“承德外八庙”合并有以下几点原因: 1、承德避暑山庄及其附属庙宇是作为一项文化遗产申报的,UNESCO记录的名字为“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2、与外八庙相对的有承德避暑山庄里面的内八庙,他们同属于避暑山庄的附属庙宇,没有必要分开。 --Cdwind 14:04 2006年12月15日 (UTC) 引用“请使用“移动”功能来更改条目名称,而不是复制→贴上。--minghong 14:08 2006年12月15日 (UTC)” 知道了,3Q。 --Cdwind 14:11 2006年12月15日 (UTC)

合併條目

您好,若閣下安上合併條目的模板時,請將建議合併的條目貼到Wikipedia:重複條目,不然作者會沒解說機會,謝謝。--Iflwlou 10:08 2006年12月18日 (UTC)

香港冬聚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