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票选主题 - Wikipedia

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票选主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里列出了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的候选主题。

每一次条目质量提升的主题都从候选主题中产生,支持票最多的候选主题将成为条目质量提升主题,并从这里删除。在一次条目质量提升完成后,才从候选主题中选出下一次条目质量提升的主题,在此之前新的提议和以前未入选的提议以及投票都一直有效。一个候选主题会一直在这里候选直到当选为止。具体参见条目质量提升计划

目录

[编辑] 票选主题过程

在这里你可以:

  1. 在下面提出你认为需要提升质量的主题或您感兴趣的主题;
  2. 对你支持的候选主题投票
  3. 对你认可的候选主题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

在每期开始的时候,可以使用{{subst:Qanotice|本期条目}}--~~~~来通知参与票选的用户。

[编辑] 提名

提出候选主题时,需注意:

  1. 为了能够改善最受关注的条目的质量,可以参考Wikipedia:访问最多的条目提出候选条目。此外,您也可以从Category:需要关注的页面Category:小作品Category:翻譯請求、、Category:小小作品中选择。
  2. 尽量不要提出容易引起争议的主题,这会阻碍这个计划的实施。
  3. 不要提出范围比较大的主题,因为在短时间内很难写的完善。
  4. 请提供已经存在的条目,还没有编写的条目有可能会产生争议,从而妨碍计划地执行。
  5. 只有注册用户的投票视为有效,请先申请账户或登录再来投票。
  6. 按此提交新的主題。


[编辑] 投票和发表意见

在对候选主题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时,需注意:

  1. 对候选主题的评论请在评论标题下进行。
  2. 对于条目内容的编排和框架的讨论请到该条目的对话页进行。
  3. 候选条目入选后,该候选条目的评论将被移动到该条目的对话页上。

[编辑] 候选条目的移出

列在这里的候选条目如果满足下面的条件,将被移出这个列表。

  • 候选条目在被提名的1个月之内,除提名人外没有人投票。
  • 反对票数超过支持票数的状况持续1个月以上。
  • 反对票数和支持票相等持续3个月以上。

被移出的條目投票情況將會被移到「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移出

[编辑] 当前主题(足球,截止日期:2006年12月31日)

[编辑] 候选主题

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票选主题」正在進行投票,歡迎您提供意見並參與投票。
投票者只能投一票,必須留下签名,並至少為維基見習編輯,但原作者不在此限。
也歡迎您參與其他進行中的投票。投票完結後請移除此模版,到Wikipedia:投票中改變投票狀態並將條目加上「[[Category:已完成的投票]]」。





[编辑] 印度历史(7-4)

[编辑] 支持

  1. 百无一用是书生 () 14:08 2004年12月27日 (UTC)
  2. 用心阁 06:32 2005年3月10日 (UTC)
  3. Douglasfrankfort 2005年5月27日
  4. Chungpui 06:03 2005年7月3日 (UTC)
  5. 幻水灵风 16:55 2005年10月5日
  6. Kims6331 15:30 2005年10月18日
  7. 金翅大鹏鸟(talk) 13:50 2006年2月22日 (UTC)
  8. travel 09:57 2006年3月8日 (UTC)
  9. 蒙人 ->敖包相会 01:15 2006年8月27日 (UTC)

[编辑] 反对

  1. 涓生 12:09 2006年2月21日 (UTC)
  2.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22:11 2006年3月15日 (UTC)
  3. 鴻雁於飛 09:11 2006年8月3日 (UTC)
  4. --無墓孤魂 01:36 2006年11月18日 (UTC)

[编辑] 评论

  • 手头有一些资料,一直想写,但是对于印度历史了解并不深,一直不敢乱写(主要是整理了一下资料后发现印度历史挺复杂的),希望能够通过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与大家合作,可能更容易把条目写好--百无一用是书生 () 14:08 2004年12月27日 (UTC)
  • 你就放心写吧,所有人物相关主题我都可以承担下来douglasfrankfort2005/6/30
  • 题目太大。我觉得印度历史太复杂了,要写成特色条目需要的时间相当长,不是短时间条目提升能够做到的。--涓生 12:12 2006年2月21日 (UTC)
  • 这个(list)可能会有所帮助--Douglasfrankfort 07:30 2006年3月3日 (UTC)
  • 支持提升印度历史條目,不過這始終不是大部份人認識的內容,建議真的有興趣者個別開設工作小組而不是利用質量提升計劃。而且條目空泛要翻譯的地方也太多了。--Stewart~惡龍 (講講講!) 22:11 2006年3月15日 (UTC)
    • 请求将这个条目暂时移出候选列表。我可以先独立编写一段时间。--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3:51 2006年11月15日 (UTC)

[编辑] 中国(13-9)

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义务把中国这个条目写好。--166.111.159.226 07:37 2005年10月9日 (UTC)

[编辑] 支持

  1. 166.111.159.226 07:38 2005年10月9日 (UTC)
  2. Ezard 07:21 2005年10月19日 (UTC)
  3. Raytles 17:20 2006年1月5日 (UTC)
  4. --Wikinu 06:26 2006年1月6日 (UTC)
  5. 支持,应该写好! --Wikiqebia 06:35 2006年1月6日 (UTC)
  6. --刻意|Talk 15:44 2006年1月9日 (UTC)
  7. --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7:20 2006年1月26日 (UTC)
  8. 涓生 00:50 2006年2月1日 (UTC)
  9. (+)支持Mustagh (留言) 21:24 2006年02月06日 (UTC)
  10. 作为与中文有最密切关系的国家条目,我们应同心同力将其做好。--Realwonder 14:27:44 2006年2月10日 (UTC)
  11. Wuhairui 15:27 2006年7月10日 (GMT+8:00)
  12. Tony 10:06 2006年11月15日 (UTC)
  13. (+)支持 --霜晨月 16:56 2006年11月15日 (UTC)

[编辑] 反对

  1. 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1:05 2005年10月24日 (UTC)
  2. 阿儒 11:38 2005年12月17日 (UTC)
  3. Koika 03:16 2005年12月27日 (UTC)
  4. 金翅大鹏鸟(talk) 03:17 2006年1月13日 (UTC)
  5. 愛爾思先生 08:07 2006年1月26日 (UTC)
  6. 小籃子 13:10 2006年3月7日 (UTC)
  7. Ellery 08:30 2006年4月3日 (UTC)
  8. 过宽泛的条目是没办法编辑的。内容浩瀚,争议广泛。光是中国这个词代表什么就已经纠缠不清了。Planemos from BeiJing,China 15:52 2006年11月8日 (UTC)
  9. 太有争议---{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47 2006年11月16日 (UTC)

[编辑] 评论

  • 赞同。--Ezard 07:21 2005年10月19日 (UTC)
  • 反對。太容易引起編輯戰。--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1:05 2005年10月24日 (UTC)
  • 反對。願意戰的人比願意寫的人多很多阿儒 11:41 2005年12月17日 (UTC)
  • 反對,太敏感。而且中文維基不見得都是中國人,似乎沒有提案者所稱的「義務」吧....Koika 03:16 2005年12月27日 (UTC)
  • 赞成,但要统一有序,讲清楚,因为中国在世界影响力很大。两岸问题要讲清楚,要中立,不能偏向一边
  • 支持,認清歷史,要中立及說明事實,說明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不能偏向一方的說法,所以一定要支持,不能給任何一方政權歪曲事實!!--Raytles 17:18 2006年1月5日 (UTC)
    • 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並沒有必要花多少篇幅去寫具體的爭議,只需要簡單説明存在那爭議的觀點,具體情況參見有關條目。--Wikinu 09:09 2006年1月6日 (UTC)
  • 中国至少是世界上90%多中文使用者的祖国,没有理由不先写好。中文维基,现在的中国条目如果给全世界的人们看了让人汗颜。 --Wikinu 08:41 2006年1月6日 (UTC)
    • 「祖國」在今日情況,早已成為政治名詞,美國人也不認為英國是其祖國。從此觀之,已經可以預見這個條目非常容易引起編輯戰,所以反對。Koika 18:49 2006年1月11日 (UTC)
      • 赞同。看看支持和反对的人就清楚,5个反对的中有4个是台湾维基人,赞同者中一个台湾维基人都没有。或许台湾人认为此条目敏感,因为台湾存在认同问题。可中国大陆人根本没有这样的认为,因为习惯于称呼中国,习惯于称呼自己是中国人。正因为视为自己祖国才会努力编写。至于中间涉及到台湾的部分,只需要以事实叙述,并不需要过多阐述,把争执引入台湾问题两岸关系等条目即可,完全可以解决。我们不能为了1%的争执而忽略了99%的精彩。--涓生 00:50 2006年2月1日 (UTC)
        • 請不要以出身來進行討論,好嗎?在我看來,幾個台灣人贊成或反對,跟這個條目適不適合由「全體中文維基人共同參與」並沒直接相關,反而,你直接以出身來論定「台灣人如何如何」,這種說法非常不禮貌。想要寫這個條目的人完全可以成立各地合作佈告欄中進行協作。--Theodoranian|虎兒 =^-^= 03:19 2006年2月15日 (UTC)
          • 我只是指出这个事实,确实没有任何台湾维基人表示赞成,而反对者中5人中有4人。这确实是一个现象,代表我们出身的不同,认同的不同。既然存在这个不同,为什么我没有分析和表达意见的权利?并且我在说“台湾人如何如何”时,也在说“大陆人如何如何”,这也表明我对台湾人没有任何偏见。我充分理解你们表示反对的心理。我不认为我的说法不礼貌,反而我认为你的留言不礼貌,因为你的分析并没有对这个事实进行任何有力的反驳,而采取模糊的回避方式,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我的分析产生误解。如果我的说法确实让你产生误解,那么我告诉你我并没有任何偏见,我所描述的只是事实。--涓生 01:46 2006年2月20日 (UTC)
          • 我不認為指著台灣人的鼻子說話,或是動不動拿人口優勢作為條件多有禮貌。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不是中國維基百科,每個使用中文這語言的地方維基人都有資格出來說話或反對,倒是扣帽子反而不是多高明的舉動。如果說提升條目只是專門讓中國大陸地區用戶寫作的地方,那直接改名叫“中國大提升條目”即可,不需要把所有地區的維基人都叫來寫這條目!阿儒 | 這裡泡茶 12:15 2006年3月7日 (UTC)
            • 或许我的态度确实让你感到不舒服,但我的目的只是点出这个事实。作为条目提升计划,确实会出现涉及到中国大陆而缺乏台湾的情况。但莫非这样的条目就不值得进行条目提升吗?五胡十六国和台湾有什么关系?九一八事变和台湾有什么关系?你认为无关台湾的条目,尽管不要去编写,尽管投你的反对票。我不对你们的做法表示任何反对而且我还很理解。而我也只是发表评论点出你们台湾人不愿意编写并且还要反对的事实。其他的评论若是有误我会更改或者删除。--涓生 02:03 2006年3月14日 (UTC)
              • 有些東西真的沒有讓全體中文維基人來共同編寫的條件,任何人都可以發聲反對不適合的東西,我覺得「不願寫還要反對」這樣子的描述方式對於投票反對的人相當不公平,特別你是挑出台灣人來這樣說,這樣子真的對於不同地區的合作造成負面影響。--Theodoranian|虎兒 =^-^= 03:15 2006年3月14日 (UTC)
                • 抱歉,我的描述看来无法让你满意。我并没有反对台湾人来对此投票表示反对,而只是点出这个事实。我希望以后进行票选前,要考虑到是否能照顾到大多数维基人都能参与编写。我不是故意想挑出台湾人这样说,而是台湾人自己用选票来表示了这样的结果,我只是把结果转移为语言表述。我也很清楚这个表述当然会带有倾向性并且不利于合作。而制止这个带有倾向性的表述的最好方式,并不是让我不要指出事实,也不是让台湾人不要投反对票,而是让这样的主题尽量地少出现。台湾人在此方面处理就优于大陆人——不利于共同编辑的条目,并没有看到放在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的票选主题里。而中国大陆的维基人却没有考虑到这个观点而频频放入。有很多条目,如上海地铁等,甚至只适合更小范围的人群编写。所以我希望对这个现象进行描述,以制止这个现象的发生。对现象的本质,我不再加以任何评论。--涓生 04:02 2006年3月14日 (UTC)
  • 我反而認為就是因為有歧義,有爭議所以更加要盡快弄好,必要時可以封鎖條目,經過討論頁的討論後再決定內容。--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6:57 2006年3月16日 (UTC)
  • 不是因為是台灣人中國人北極人南極人還是地球人外星人的原因反對此條目列質量提升,與其選擇這樣容易陷入無止境編輯戰的條目,倒不如把編寫條目的寶貴時間用在一些較不會出現爭議的條目,像這一頁列為候選的許多條目都不錯,應該全力投入進行之。--Ellery 08:45 2006年4月3日 (UTC)
  • 这个条目好难写的。我们可以多写写古时候的,至于现时的中国两岸,我们可以暂时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来写。如果写这个条目,编辑战发生的可能性有,但个人估计不会很严重,大陆维基被封,大多大陆维基人都很少上线了。所谓中文,应该是出自中国吧,就只这一点而言,这个条目也有其加强的必要性,还希望无论是大陆的朋友还是台湾的朋友或是其它地域的朋友们不要过多地在现今政治方面进行过多的编辑战。倒是身为大陆人的我极想知道非大陆使用中文的人士大都对大陆对中国有什么看法和观点。--Realwonder 23:35 2006年9月19日 (UTC)



[编辑] 第一次鴉片戰爭(5-0)

中國近代史的開始。

[编辑] 支持

  1. Peterpan 19:58 2005年11月13日 (UTC)
  2. 长夜无风 14:00 2005年12月1日 (UTC)
  3. 今天看了一下,水準實在太低落了,需要好好提昇才行。--ffaarr (talk) 01:36 2006年2月15日 (UTC)
  4. 全力支持。--Jasonzhuocn...._交流21:42 2006年3月7日 (UTC)
  5. 阿腳 10:46 2006年4月3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中华文化(5-0)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但是现在的条目不尽人意。

[编辑] 支持

  1. 百家姓之四 12:14 2005年12月23日 (UTC)
  2. Kims6331 15:24 2005年12月26日 (UTC)
  3. 方恨少 09:35 2006年1月22日 (UTC)
  4.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3:42 2006年1月26日 (UTC)
  5. 涓生 13:02 2006年2月1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評論

  • 這個不可能有人反對吧?! 推廣中文維基就是推廣中華文化, 相反也是一樣--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3:42 2006年1月26日 (UTC)

[编辑] wiki (5-0)

身為維基人,不能不知wiki事。--KJ(悄悄話) 08:16 2006年3月8日 (UTC)

[编辑] 支持

  1. mingwangx 05:13 2006年3月10日 (UTC)
  2.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22:38 2006年3月15日 (UTC)
  3. --Ellery 08:26 2006年4月3日 (UTC)
  4. Kichyou 09:28 2006年4月3日 (UTC)
  5. 阿腳 10:46 2006年4月3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評論

  1. 也對宣揚維基有幫助。不過所知不多,認識一下也好。--Stewart~惡龍 (講講講!) 22:38 2006年3月15日 (UTC)
  2. 有的人把wiki與維基百科看成同一種東西, 應藉由此條目質量提昇, 加以辨正.--Ellery 08:26 2006年4月3日 (UTC)

[编辑] 春秋時期(5-0)

春秋戰國均是中國思想、學術、文化鼎盛的時代,孔孟的儒家學說、老莊的道家,還有墨子的墨家,韓非、商鞅的法家,陰陽家、縱橫家等九流十家,熱鬧非常,大國小國之間政治軍事上的角力亦相當激烈,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時期。

[编辑] 支持

  1. 支持。--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01 2006年3月16日 (UTC)
  2. 这个比较有意思。--涓生 13:26 2006年3月16日 (UTC)
  3. 阿腳 10:46 2006年4月3日 (UTC)
  4. Dzb0715 09:22 2006年4月28日 (UTC)
  5. 提升难度不大,资料充足。又是中国的历史,应该写得比其他语言的维基好楼兰蔻 03:00 2006年7月7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三农问题(8-3)

很多跟社会和农村有关的词条都可以通过这个词条串起来, 而且这也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社会话题

[编辑] 支持

  1. 涉及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中文使用者,有現實意義 --Wikinu 08:38 2006年1月6日 (UTC)
  2. 事关华人世界一大半人口的幸福,怎能不关注?--Jikayo 08:30 2006年1月20日 (UTC)
  3. 像世貿會議一樣,是世界性的話題。只是一般人不了解,不關心,所以更應該讓人從維基這個中介得到正確的信息。--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1:54 2006年2月18日 (UTC)
  4. Iamdavidtheking 05:19 2006年2月23日 (UTC)
  5. --travel 09:56 2006年3月8日 (UTC)
  6. Dice 04:01 2006年3月16日 (UTC)
  7. 手头多少还是有一些资料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56 2006年5月31日 (UTC)
  8. --刻意 05:27 2006年8月30日 (UTC)
  9. --写轮眼★指教我★ 14:22 2006年11月26日 (UTC)

[编辑] 反對

  1. Koika 06:57 2006年1月2日 (UTC)
  2. 阿儒 | 這裡泡茶 12:18 2006年3月7日 (UTC)
  3. 小籃子 13:04 2006年3月7日 (UTC)

[编辑] 評論

  • 對於不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維基人而言,「三農」聽都沒聽過,怎麼提升呢。Koika 06:57 2006年1月2日 (UTC)
    • 沒聽過應該不是理由,事實上現在存在的百科條目,甚至特色條目,我也有很多沒聽過呢:P -- 英仙座 04:07 2006年2月6日 (UTC)
      • 對,香港也有不少學者談論過三农问题,一定能找資料的。--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1:54 2006年2月18日 (UTC)
      • 沒聽過當然是理由。這裡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維基百科,沒道理只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才知道的東西。阿儒 | 這裡泡茶 12:20 2006年3月7日 (UTC)
        • 抱歉地再次指出,反对者都是台湾维基人。我声明这样的指出不带有任何偏见,我的目的是要点出这个现象。以后在提名条目时,要更多的考虑到各地的维基人才行。另外我作出评论,我认为没听过应该不是理由,一些特色条目都有没听过的。没听过的东西可以自己查资料,从而对此条目就理解了。我认为的理由,也确实是阿儒后一句所指出的,是因为台湾人不愿意提升只和大陆相关的条目,况且该条目生疏到都没有听说过。--涓生 02:40 2006年3月14日 (UTC)
          • 抱歉,不要只看到台灣人,我認為許多反對是因為「這些條目本質上不適合由共同協作(因為缺乏共通經驗、相關資料也很難搜集)」,而不是因為他們是台灣人。--Theodoranian|虎兒 =^-^= 03:24 2006年3月14日 (UTC)
            • 再次单独向您表示抱歉。我似乎并没有说因为他们是台湾人所以反对,我只是指出这些反对者都是台湾人的这个事实。如果有新加坡人、马来华人等在此表示反对,我也会客观指出。不仅是大陆人,香港人也似乎不表示反对。该说法不对任何人带有任何偏见,仅指出反对者有共同来自地的这个事实。台湾人表示反对的理由正如你上述所列,是因為「這些條目本質上不適合由共同協作(因為缺乏共通經驗、相關資料也很難搜集)」。--涓生 03:45 2006年3月14日 (UTC)
      • 謝謝涓生不厭其煩的解釋。有些概念真的很容易造成誤解。在此對誤解你表示歉意。--Theodoranian|虎兒 =^-^= 05:35 2006年3月16日 (UTC)
  • 利玛窦阿拉伯帝国这样的条目也并不是所有中文维基人都感兴趣,照样值得关注;而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九亿“地球人”的条目,却不值得关注?--Dice 04:01 2006年3月16日 (UTC)
    • 先生你搞錯了。「質量提升」這個計畫的本意在於大家共同協作,並不是說在投票決定哪個條目比較重要、比較值得大家關注,為什麼呢?因為值得關注的條目有千千萬萬條,它們的重要性不必來這邊投票也可以知道。先前大家討論主要關切點在於:這邊大家的興趣、投票的結果是不是造成了某些地區人完全沒辦法參與。--Theodoranian|虎兒 =^-^= 05:35 2006年3月16日 (UTC)\
      • 呵呵,「质量提升计划」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引,各人对其本意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或许就是维基的开放没有绝对规则吧。“专题希望有特殊专业背景的维基人参加,但追求品质计划则是想拉越多人进来越好。” 条目带出的不仅仅是信息,应该还有信息后面的理解与思考,所以我使用“关注”一词表达对条目的希望。听起来有点像历史学功用的争论。呵呵,我昨天的语气是有点过,容易钻进死胡同,谢谢你的提醒!--Dice 02:52 2006年3月17日 (UTC)
  • 台灣的維基朋友不要枉自菲薄吧?我就編寫了不少中國相關條目。「三農」這種很常見的詞條,在台灣報紙大陸新聞版時常出現,維基應該幫忙提供一條精簡的定義和界說。我寫的「統一戰線」、「三人團」、「大國外交」,還沒有大陸維基人挑戰過。有些人碰到是「中國」的詞條,就認為不適合合作,那如果中國、香港的維基人也要反對改善台灣特有的詞彙文意,乾脆把繁體(「正體」)簡體維基分家,各寫各的,不准侵害版權算了。--Lukacs 02:52 2006/1112(UTC)

[编辑] 圆明园(3-0)

[编辑] 支持

  1. 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6:30 2005年4月8日 (UTC)
  2.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10:36 2005年4月16日 (UTC)
  3. Droxiang 17:26 2005年7月4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引力(4-0)

[编辑] 支持

  1. Mosesofmason 21:18 2005年5月4日 (UTC)
  2. Louer 01:09 2005年5月16日 (UTC)
  3. Demos(Talk) 09:45 2005年12月25日 (UTC)
  4. 楼兰蔻 15:32 2006年3月7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評論

  • 宏觀世界無時無刻不受引力的影響,應該也會比較好寫,而且本條目較其他語言差距又很大。--Mosesofmason 21:18 2005年5月4日 (UTC)

[编辑] 相声(4-0)

传统的语言艺术。

[编辑] 支持

  1. Realwonder 14:59:09 2006年2月10日 (UTC)
  2.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28 2006年2月26日 (UTC)
  3. --蒙人 ->敖包相会 20:55 2006年6月1日 (UTC)
  4. WaitinZ 07:33 2006年7月17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評論

  1. 我對於條目的相關知識不多,但是很有特色的傳統,可參考布袋戲成為特色條目。--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28 2006年2月26日 (UTC)

[编辑] 戰國 (中國)(4-0)

春秋戰國均是中國思想、學術、文化鼎盛的時代,孔孟的儒家學說、老莊的道家,還有墨子的墨家,韓非、商鞅的法家,陰陽家、縱橫家等九流十家,熱鬧非常,大國小國之間政治軍事上的角力亦相當激烈,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時期。

[编辑] 支持

  1. 支持。--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01 2006年3月16日 (UTC)
  2. 涓生 08:46 2006年4月14日 (UTC)
  3. Dzb0715 04:31 2006年4月28日 (UTC)
  4. 楼兰蔻 03:03 2006年7月7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秦始皇(3-0)

中文wiki上连一个中国古代帝王的条目都没有,实在是不应该。秦始皇作为中国皇帝的代表,能写的东西很多,实在应该提升一下该条目的质量。--Finblanco 10:56 2006年3月2日 (UTC)

[编辑] 支持

  1. Finblanco 10:56 2006年3月2日 (UTC)
  2.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22:22 2006年3月15日 (UTC)
  3. 涓生 08:47 2006年4月14日 (UTC)
  4. 狂人四少 17:54 2006年11月14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1. 秦始皇的內容可能比秦朝還要多。--Stewart~惡龍 (講講講!) 22:22 2006年3月15日 (UTC)

[编辑] 四五天安门事件(4-0)

这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即将迎来其三十周年。目前的条目令人非常不满意。鉴于中文维基很多人沉溺于政治辩论,这是一个好机会将他们的精力用来充实条目,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user:地球发动机<---補上簽名^o^Stewart~惡龍->講! 08:41 2006年4月5日 (UTC)

[编辑] 支持

  1. user:地球发动机<---補上簽名^o^Stewart~惡龍->講! 08:41 2006年4月5日 (UTC)
  2. 香港賓拉登 01:23 2006年4月16日 (UTC)
  3. 石添小草 13:16 2006年5月15日 (UTC)
  4. 粪青们,上。--farm (talk) 06:47 2006年10月18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評論

可用的资料很少,而且多有争议。著述人还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去写。这本身是一件关于专政和自由两方面的政治条目,抛开政治说政治条目是不现实的。我看了现在的内容,觉得已经是比较客观的了,没有必要特别加以扩充。不过也不算反对了,毕竟我也没有亲历。Planemos from BeiJing,China 04:12 2006年11月13日 (UTC)

[编辑] 罗马市(4-0)

这么大一个条目,只有寥寥数语。大家也该关心一下中文维基中严重缺乏的西方文化条目了。该条目完全可以进行大规模提升。--涓生 08:42 2006年4月14日 (UTC)

[编辑] 支持

  1. 涓生 08:42 2006年4月14日 (UTC)
  2. 香港賓拉登 01:23 2006年4月16日 (UTC)
  3. lowerlowerhk 01:23 2006年8月3日 (UTC)
  4. Kim | Talk to me 11:03 2006年9月7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評論

[编辑] 原子(3-0)

原子是一个很基础的物理和化学概念,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内容,想想当初提升微积分和太阳系,觉得很棒。--用心阁(对话页) 04:20 2006年7月18日 (UTC)

[编辑] 支持

  1. --用心阁(对话页) 04:20 2006年7月18日 (UTC)
  2. 多少能够帮忙补充一些内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12 2006年7月25日 (UTC)
  3. 愿意帮忙--Demos(Talk) 03:25 2006年7月29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意見

[编辑] (3-1)

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提升一下物理学的话题,从他的性质,分类,以及各种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波。--用心阁(对话页) 02:23 2005年12月28日 (UTC)

[编辑] 支持

  1. 用心阁(对话页) 02:23 2005年12月28日 (UTC)
  2. 唐戈 15:45 2006年1月15日 (UTC)
  3. --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6:25 2006年6月1日 (UTC)

[编辑] 反對

  1. ^o^Stewart~惡龍->講! 00:01 2006年4月15日 (UTC)

[编辑] 評論

  1. 這個物理學的範疇會不會太複雜,不適合協作?!^o^Stewart~惡龍->講! 00:01 2006年4月15日 (UTC)
  2. Wave(波)是很廣泛,聲波和電池波也是波,但性質卻大大不同。Vin. 10:27 2006年5月4日 (UTC)

[编辑] 葡萄酒(2-0)

内容过于简单,杂乱无章.目前,有许多关于葡萄酒或红酒书籍,建议有志于丰富此条目的人士对它进行补充.--中原俊男 10:54 2006年3月3日 (UTC)

[编辑] 支持

  1. (+)支持--中原俊男 10:57 2006年3月3日 (UTC)
  2. (+)支持--Whhalbert 03:23 2006年3月28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宋朝(2-0)

唐宋元明清,均是中國文化鼎盛的年代,尤以宋朝重文輕武使中國很多文化藝術出自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以及王安石、宋徽宗、歐陽修、朱熹、沈括等均是出自宋代。亦是幾部金庸小說以及水滸傳的背景時代。

[编辑] 支持

  1. 支持。--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01 2006年3月16日 (UTC)
  2. 阿腳 10:46 2006年4月3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有需要可分為北宋南宋。--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3:35 2006年3月23日 (UTC)

[编辑] 敦刻尔克大撤退(2-0)

人类战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退,也是的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而现在却只有寥寥几行。user:地球发动机<---補上簽名^o^Stewart~惡龍->講! 08:41 2006年4月5日 (UTC)

[编辑] 支持

  1. user:地球发动机<---補上簽名^o^Stewart~惡龍->講! 08:41 2006年4月5日 (UTC)
  2. 涓生 08:43 2006年4月14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評論

[编辑] 中日关系(2-0)

希望这个条目可以更中立、更客观、更完善一些。--奔跑的蜗牛 15:42 2006年5月23日 (UTC)

[编辑] 支持

  1. 中日关系是一个热点问题,我希望维基可以公正客观的看待这一问题,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奔跑的蜗牛 15:42 2006年5月23日 (UTC)
  2. --travel 10:16 2006年7月1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我编辑了中日关系150多次,花了1个月的时间。条目虽然在内容上有一定扩充,但是大多数都是我一个人的编辑痕迹,偶尔有其他人来也是把我新增的内容删除,可能因为有一些内容不符合维基的原则,但是他们总是把符合维基原则的内容也一块删除,我只好再把自己猜测到的可能不符合维基原则的内容作一番修改重新保存。1个月的时间里只有一个人帮我去除了一次地方色彩,一个人提出说条目鼓吹民族主义。每次有人能关注该条目,我总是尽力满足他们的看法,重新看几遍条目,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并逐句修改。我已经不能再做更多了,因为我常常非常仇恨日本,所以我很担心我不能保持中立这个维基最重要的原则。另外说一下,我是维基人奔跑的蜗牛,我用代理服务器上维基时无法登录,只能显示以下的签名,请大家不要误会。--85.195.123.29 16:22 2006年5月23日 (UTC)

[编辑] 中华民族(10-11)

[编辑] 支持

  1. smartneddy 04:45 2005年1月12日 (UTC)
  2. 雪夜猫子 (talk) 05:25 2005年1月12日 (UTC)
  3. Droxiang 17:26 2005年7月4日 (UTC)
  4. 飞翔的鸡毛 08:54 2005年9月23日 (UTC)
  5. shikosan
  6. 偉大漢語 06:22 2005年12月17日 (UTC)
  7.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7:20 2006年1月26日 (UTC)
  8. 饒蟲 11:07 2006年2月22日 (UTC)
  9. Wuhairui 15:23 2006年7月10日 (GMT+8:00)
  10. kahome 09:13 2006年8月3日 (UTC)

[编辑] 反對

  1. farm (talk) 09:38 2005年12月5日 (UTC)
  2. rich4 | talk 06:44 2005年12月16日 (UTC)
  3. Blauncher 08:41 2005年12月27日 (UTC)
  4. 本本一世 03:17 2006年2月4日 (UTC)
  5. --ffaarr (talk) 06:05 2006年2月15日 (UTC)
  6. 小籃子 13:06 2006年3月7日 (UTC)
  7. Ellery 08:37 2006年4月3日 (UTC)
  8. ~FBI~ 05:06 2006年7月19日 (UTC)
  9. 我爱吕秀才 10:54 2006年8月13日(UTC)
  10. 金翅大鹏鸟(talk) 04:19 2006年8月25日 (UTC)
  11. 中国有那么多民族,先写他们吧。Planemos from BeiJing,China 03:58 2006年11月12日 (UTC)

[编辑] 评论

  • 这个条目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现在还不完善。希望提升55个少数民族的条目内容,很多条目还空着,英文里还有一两句话,中文里连一个字都没有,结果还是中国的民族。应该提升一下,对于有争议的条目(比如高山族)可以分几种观点来讲。--smartneddy 04:45 2005年1月12日 (UTC)
    • 估计有争议的也就是高山族了--雪夜猫子 (talk) 05:25 2005年1月12日 (UTC)
可以建立一个Wikipedia:专题/中国民族,专门讨论这类条目的撰写---{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41 2005年1月12日 (UTC)
  • 历史上没有这个民族,这个名号是近代“炒作”出来的。--farm (talk) 09:38 2005年12月5日 (UTC)
同意,政治味太浓.建议改为汉族.本本一世 03:17 2006年2月4日 (UTC)
  • 不支持任何标题NPOV的条目。 --rich4 | talk 06:44 2005年12月16日 (UTC)
  • 很容易引起編輯戰,且已有專題--Blauncher 08:41 2005年12月27日 (UTC)
  • 理由同上。--Ellery 08:37 2006年4月3日 (UTC)
  • 爭論太多阿腳 10:46 2006年4月3日 (UTC)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一个民族定为56个民族的共同体.目前由于大陆当局的长期误导,这个问题纠缠不清.如果一定要写的话,应改为汉族.。--我爱吕秀才11:00 2006年8月17日.

中华民族乃排滿先锋们在革命后创造出来的。--刻意 08:45 2006年8月18日 (UTC)
  • 不该有中华民族这样的概念。如果投票的话,汉族肯定就是中华民族的唯一代表了,人数最多嘛。但用“中华民族”来弱化其他有自己习惯、信仰、文字、语言的民族,企图把其他民族涵盖在内可以说是对文化的摧残。不该有任何民族被算在“中华民族”里面。

[编辑] 交通(2-1)

如此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而词条的解释仅仅只有...算了,大家自己去看吧.总之我觉得务必应该完善

[编辑] 支持

  1. 先给自己来一票Renious 04:00 2006年2月6日 (UTC)
  2. Kims6331 -- 01:41 2006年2月15日 (UTC)

[编辑] 反对

  1. 太抽象和范围太大的条目不适合协作写作。--用心阁(对话页) 05:17 2006年3月6日 (UTC)

[编辑] 評論

[编辑] Wikipedia:使用指南(2-1)

感觉维基的一大缺点就是难以上手,让很多新人望而止步。而目前的使用指南很笼统,而且只有一些最基本的使用方法而已。我觉得应该可以在这篇文章基础上扩充很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如何参与维基社区交流、维基的一些默认规则、编辑的经验心得等等。最好写成像游戏攻略本一样简单易懂,由浅入深,而看完以后就会对维基有相当的认识那种。现在的维基好像也有这些介绍说明,但是太分散,可以考虑写一篇比较详细的指南。iceberg 10:09 2006年7月1日 (UTC)

[编辑] 支持

  1. iceberg 10:09 2006年7月1日 (UTC)
  2. 楼兰蔻 05:34 2006年7月5日 (UTC)

[编辑] 反对

  1. Wikipedia名字空间的条目并不是百科全书条目,不适宜条目质量提升计划。--Derek He 02:15 2006年7月5日 (UTC)

[编辑] 评论

  • 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中并没有不能提升“使用指南”此类条目的字眼。大家可以参照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的页面[1]中的第一段(构想及目标)里的第一句“在维基百科中,很多领域一直还有结构或参照不完整(缺少领域目录页、导引页及内部连接)和资讯不充足的两大缺点”。既然使用指南还有缺陷,那就符合了“结构不完整”这项条件;而且句中也说到“引导页”也属于质量提升计划的范围内。因此可以判断“使用指南”页,也适用于本计划。另外还应当考虑到,按照惯例,质量提升后页面的连接会放在首页一段时间。相信这可以吸引更多的新人参与到维基的编辑中来,对维基会有很正面的影响。楼兰蔻 10:03 2006年7月6日 (UTC)

[编辑] 古埃及(3-0)

作為世界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古文明, 擁有最獨特的文字、文化、宗教、遺物,中文維基上的條目卻顯得雜亂和無力。我們或可參考英文維基將古埃及和相關的條目建立一完整的古埃及系列。在此之前,應先提升核心的古埃及條目質量,以帶動古埃及條目的完善。同時以古埃及神話體系的完善,可帶動中文維基上其他宗教條目的發展。--Ericyuen

[编辑] 支持

  1. Ericyuen 14:04 2006年8月29日 (UTC)
  2.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55 2006年10月8日 (UTC)
  3. 我可以承担大部分工作--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30 2006年10月17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物流(2-0)

新興產業,也是外包不了的產業,跟後勤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编辑] 支持

  1. 不然中文维基太跟不上時代--巴克摩斯拉頓 04:51 2006年10月13日 (UTC)
  2. 古来就有但非常兴旺的产业。Planemos from BeiJing,China 15:50 2006年11月8日 (UTC)

[编辑] 李凌(?-0)

请求对中国音乐史有一定研究的高手对“李凌”这个条目进行质量提升。李凌是中国新音乐的代表人物,非常活跃的一个人。

[编辑] 支持

[编辑] 反对

[编辑]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0)

這次對戰犯的審判跟全球華人息息相關,中國大陸、臺灣,以及華裔聚集的東南亞都與這次審判有關,但各種資料上的内容很少,包括維基在内,關注度似乎太低了。希望能借此增加大家對此的認識。

[编辑] 支持

  1. User:zhengbx

[编辑] 反对

[编辑] 漢民族(2-0)

推舉原因:1.漢族被認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因此甚具編寫價值;2.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希望可寫成種族條目的一個模範參考;3.條目需要大量補充,包括歷史變化、全球觀點、漢族之影響性、相關圖表及參考資料,因此需要大家去合作增加內容及糾正;4.具有成為特色條目的擴充性,無論是內容和可參考的素材文獻的量也非常豐富。

[编辑] 支持

  1.  Stewart~惡龍 11:01 2006年11月13日 (UTC)
  2. 作为世界最大民族,有很大可写空间。--左图右史 03:43 2006年11月21日 (UTC)

[编辑] 反對

[编辑] 长安街 (1-1)

建议提升条目“长安街”的质量。

[编辑] 支持

  1. Lozen130

[编辑] 反對

  1. 一条街道,不值得扩充内容。--Dzb0715 13:23 2006年11月26日 (UTC)

[编辑] 中国中央电视台(1-0)

作为中国唯一的一家全国性电视台,不可不写。现有条目与台湾的几个电视台相比,相差甚远(如台视中视)。而且作为全中国人都有看的一家电视台,提升难度不会太大。

[编辑] 支持

  1. User:左图右史

[编辑] 反对

[编辑] 文字狱(1-0)

对中国文化与学术均造成重大影响,而且现今仍存。现有条目令人寒心。

[编辑] 支持

  1. User:左图右史

[编辑] 反对

[编辑] 植物(1-0)

生物界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也是芬兰语的特色条目。

[编辑] 支持

  1. User:左图右史
  2.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8 2006年12月7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英语维基百科

各语言维基百科计划中规模最大的,但文字叙述只有寥寥三行,值得进行提升。--Dzb0715 13:19 2006年11月26日 (UTC)

[编辑] 支持

  • --Dzb0715 13:19 2006年11月26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现代标准汉语

德文版的特色条目,中文版明显还不足。

[编辑] 支持

--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6:13 2006年12月3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故宫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现有条目甚至不如英文版。

[编辑] 支持

--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6:13 2006年12月3日 (UTC)

[编辑] 反对

[编辑] 评论

[编辑]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基金會

一個推行社會正義的團體

[编辑] 支持

  1. 對台灣教育很有貢獻 真正載重是學生的團體--巴克摩斯拉頓 12:54 2006年12月10日 (UTC)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