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皮耶·布迪厄 - Wikipedia

皮耶·布迪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zh-cn:皮埃尔·布迪厄;zh-tw:皮耶·布迪厄}-

Bourdieu.P
Bourdieu.P

-{A|zh-cn:皮埃尔;zh-tw: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法国社会学家,生于1930年8月1日,卒于2002年1月23日。英国卫报评价他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当代知名学者」,一位可与福柯巴特、拉康等比肩的思想家。国际社会学协会评价他的著作《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十部社会学著作之一。布迪厄并不是一个出世的学者。承左拉萨特的衣钵,他积极投身社会活动,招来不少争议。

目录

[编辑] 傳記

皮耶·布迪厄1930年在庇里牛斯-大西洋省(Pyrénées-Atlantiques,郵遞區號 64 開頭)的小城市 Denguin 出生,父親是郵差(後成為地方郵局主管)。

[编辑] 求學過程

皮耶·布迪厄在小城市 Pau 的「路易巴圖」中學(le lycée Louis Barthou)就讀,其中一位他的老師認為該生資質優異,建議他轉去巴黎的「偉大的路易」中學(le lycée Louis-le-Grand)就讀,時為1948年

皮耶·布迪厄後來進入位在烏姆路(rue d'Ulm)的法國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ENS)),1954年通過哲學教師會考,同一年法國高等師範學院通過的學生還包括有未來的大哲學家賈克·德希達、未來的知名歷史學家 Emmanuel Le Roy Ladurie。在法國高等師範學院就讀期間,他避開當時蔚為主流的存在主義,反而跟隨 Gaston Bachelard 和 Georges Canguilhem 這幾位哲學家學習邏輯學跟科學哲學,選修 Éric Weil 教授的黑格爾的法哲學。1953年皮耶·布迪厄完成一份碩士論文,談論萊布尼茲AnimadversionesLeibnitii animadversiones in partem generalem principiorum Cartesianorum)。

[编辑] 工作初期

1954年1955年一段很短的時間,皮耶·布迪厄在「木藍」中學(le lycée de Moulins)任教。1955年被國防部徵召,在凡爾賽服役。很快地他被派到阿爾及利亞服兵役,為時兩年。1958年1960年他轉至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大學的文學院教授哲學。1960年他返回法國,先在索邦大學任助理,然後轉至里耳的里耳大學擔任講師教授社會學,直至1964年。他同時跑去巴黎的東方語言學院(l'école des langues orientales)加強他的阿拉伯文能力,原因是他在阿爾及利亞已經開始接觸阿拉伯文。
1962年皮耶·布迪厄和 Marie-Claire Brizard 結婚,婚後生下三兒子:Jérôme Bourdieu,艾曼紐埃耳·布迪厄(Emmanuel Bourdieu)跟 Laurent Bourdieu,其中艾曼紐埃耳·布迪厄後來成為電影導演,2006年執導的作品《邪惡友誼》(Les Amitiés maléfiques) 獲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單元評審團大獎。1982年起皮埃尔·布迪厄开始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任教。

[编辑] 出版業

1964年,皮耶·布迪厄成為午夜出版社(Editions de Minuit)「常識」(Le Sens commun)系列的主編,大部分他自己的書都在此系列中出版。直到1992年,皮耶·布迪厄更換出版商,改由門檻出版社(Editions du Seuil)出版他自己的著作。1975年皮耶·布迪厄和費南·布勞岱(Fernand Braudel)成立學術刊物《社會科學的研究行動》(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由他自己擔任總編輯,直至他去世。《社會科學的研究行動》主要刊登他自己的研究以及他學生們的研究論文。
因應1995年11月跟12月的大罷工社會運動,皮耶·布迪厄創立他自己的出版社行動動機出版社(Raisons d'agir),多半出版比較年輕的學者的作品,編輯方針是批判新自由主義。

[编辑] 布迪厄社會學理論

[编辑] 簡介

皮耶·布迪厄的社會學有幾項理論是最關鍵:

  • 「習性」(habitus):在社會中所有社會成員的行動的關鍵原則。
  • 「場域」(champs):一個社會被分割成許多不同的場域,在這些不同的場域(已經結構化了的一些場所)進行一些為了特定目標的競爭。
  • 「象徵暴力」(violence symbolique):一個社會是由象徵暴力主導運作。象徵暴力意謂說,宰制的力量如何讓被宰制的人體認不出來他們正被宰制,這種宰制的能量即是象徵暴力。

[编辑] 習性

[编辑] 簡介

皮耶·布迪厄在1960年代末期開始思考「習性」的問題,然後在1972年的著作《一種關於實踐的理論》第一次很工整地談它,然後又在1980年的著作《實踐的意義》企圖超越「主體」(sujet)跟「行動」(action)這兩個佔領導地位的知識概念。
皮耶·布迪厄因此反對現象學的理論,尤其特別反對沙特存在主義,因為這兩個哲學都把主體絕對自由的行動置於中心。皮耶·布迪厄也反對結構主義的理論,尤其特別反對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的結構主義人類學,因為克勞德·李維史陀把主體的行動全視為是針對客觀規則而起的反應。
(未完,待翻譯)

[编辑] 實踐的意義

[编辑] 實踐的意義:理論之起源

[编辑] 場域

[编辑] 象徵暴力

[编辑] 社會空間的理論

[编辑] 社會團體的階層化跟組成

[编辑] 生活風格的一個空間

[编辑] 社會階層的再生

[编辑] 對布迪厄的批判

[编辑] 題外話

  • 1981年,皮耶·布迪厄和哲學家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以及其他知識份子支持喜劇演員柯路許(Coluche)參選總統,目的是要提醒「無論是哪一位公民,在民主上他都有權參加政治競爭。」

[编辑] 作品集

  • 《阿爾及利亞社會學》(Sociologie de l'Algérie),巴黎:PUF 出版社,1958
  • 《失根:阿爾及利亞傳統農業的危機》(Le Déracinement. La Crise de l'agriculture traditionnelle en Algérie)與 Abdelmalek Sayad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4
  • 《繼承人:學生和文化》(Les Héritiers. Les Etudiants et la Culture),巴黎:Minuit, 1964
  • 《愛戀藝術:美術館和參觀的觀眾》(L'Amour de l'art. Les Musées et leur public)與 Alain Darbel 及 Dominique Schnapper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6, 1969
  • 《中等藝術:論攝影藝術的社會功能》(Un Art moyen. 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與 Luc Boltanski,R. Castel,Jean-Claude Chamboredon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5
  • 《社會學家此職》(Le Métier de sociologue)與 Jean-Claude Passeron 及 Jean-Claude Chamboredon 合著,巴黎:Bordas : Mouton 出版社,1968
  • 《再生:談論一種關於教育體系的理論》(La Reproduction. Éléments pour une théorie du système d'enseignement),巴黎:Minuit 出版社,1970
  • 《一種關於實踐的理論》(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 la pratique), précédé de Trois études d'ethnologie kabyle,巴黎:Droz 出版社,1972
  • 《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巴黎:Minuit 出版社,1979
  • 《實踐的意義》(Le Sens pratique),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0
  • 《『談論』意謂說:語言交換的經濟學》(Ce que parler veut dire : économie des échanges linguistiques),巴黎:Fayard 出版社,1982
  • 《關於課程的課程》(Leçon sur la leçon),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2
  • 《學院人》(Homo academicu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4
  • 《說過的話》(Choses dite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7
  • 《馬丁海德格的政治本體論》(L'Ontologie politique de Martin Heidegger),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8
  • 《國家貴族:高等學院和身體之精神》(La Noblesse d'État. Grandes écoles et esprit de corp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9
  • 《藝術的規則:文學場域的綱目和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2
  • 《回應:支持反思的人類學》(Réponses. Pour une anthropologie réflexive)與 Loïc Wacquant 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2
  • 《自由交易》(Libre-échange)與 Hans Haacke 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3
  • 《世界的悲慘際遇》(La Misère du monde),布迪厄主編之大部頭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3
  • 《社會學的問題》(Questions de sociologie),巴黎:Minuit 出版社,1994
  • 《實踐理性:論行動的理論》(Raisons pratiques. Sur la théorie de l'action),巴黎:Seuil 出版社,1994
  • 《論電視》(Sur la télévision),伴隨一篇文章〈新聞學的支配〉(L'emprise du journalisme),巴黎:Liber-Raisons d'agir 出版社,1996
  • 《巴斯卡式沈思》(Méditations pascaliennes),巴黎:Seuil 出版社,1997
  • 《反撲的火:為反對新自由主義的攻擊而作的抵抗論述》(Contre-feux. Propos pour servir à la résistance contre l'invasion néo-libérale),巴黎:Liber-Raisons d'agir 出版社,1998
  • 《男性的宰制》(La Domination masculin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8
  • 《經濟的社會結構》(Les Structures sociales de l'économie),巴黎:Seuil 出版社,2000
  • 《反撲的火二:支持歐洲的社會運動》(Contre-feux 2. Pour un mouvement social européen),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1
  • 《語言和象徵權力》(Langage et pouvoir symbolique),巴黎:Seuil 出版社,2001
  • 《科學的科學和反思它本身》(Science de la science et réflexivité),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1
  • 《政治上的介入(1961-2001):關於一種特定的政治介入方式:文選》(Interventions politiques (1961 - 2001). Textes & contextes d'un mode d'intervention politique spécifique),巴黎:Agone 出版社,2002
  • 《單身人士的舞會:貝安地區農業社會的危機》(Le Bal des célibataires. Crise de la société paysanne en Béarn),巴黎:Seuil 出版社,2002
  • 《阿爾及利亞影像:出自內心》(Images d'Algérie. Une affinité élective),布迪厄的文字跟攝影作品,Franz Schultheis 作序,Actes Sud 出版社,2003
  • 《自我分析》(Esquisse pour une auto-analyse),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4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