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1966年在韓國庆州佛國寺发现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刻印于7世纪末中国唐朝武则天时代。
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种技术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的、画上的或写上的原稿,大师级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到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时才交给比较没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后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
在一些方法中,雕版印刷优于铸造活字:例如像中文这样的语言有很大的字符集的情况下,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时会更便宜一些。
这个工艺也具有更多的艺术绘画的自由,例如图画和图表的绘制。
不过,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损坏了需要不断更换,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编辑] 参见
雕版印刷也指的是书法的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