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菲尔德大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zh-cn:谢菲尔德(雪菲爾)大学; zh-tw:雪菲爾大學}-
校訓:Disce Doce / Rerum Cognoscere Causas (Learn and Teach / Discover and Understand) |
|
現任校長 | Sir Peter Middleton |
副校長 | Prof. Bob Boucher, CBE |
學校類型 | 公立 |
建立時間 | 1828年(1905年改制為大學) |
所在地 | 英國南約克郡雪菲爾市 |
學生數量 | 26,096 |
教師數量 | 1,256 |
世界排名 | 世界第65 |
校園環境 | 半開放式大學城 |
學術聯盟 | 羅素集團 世界大學聯合協會(WUN) 歐洲大學公會(EUA) 聯邦大學公會(ACU) N8集團 白玫瑰大學聯盟 約克郡大學聯盟 |
網站 | www.shef.ac.uk |
Image:Arts tower.jpg |
-{A|zh-cn:谢菲尔德大学; zh-tw: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是一間位於英國雪菲爾的大學。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雪菲爾大學在教學與研究方面建立起卓越的聲譽,是英國6所最佳研究型大學之一,是英國最受海外學生歡迎的5所大學之一,也是英國眾多百年大學中,最具國際聲望的名校之一。
目录 |
[编辑] 歷史
雪菲爾大學的校史最早可追朔至1828年當雪菲爾醫學院成立之時。1897年,雪菲爾醫學院合併了福斯學院及雪菲爾技術學院兩所學術單位組成雪菲爾大學學院。1905年,經由英國皇家憲章的認可後,正式定名為雪菲爾大學。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及愛麗珊德拉皇后親自來到雪菲爾大學為福斯廣場大廈的啟用舉行剪綵儀式。雪菲爾大學在此一基礎下,逐漸發展成為英國頂尖的研究學府之一。
[编辑] 位置
雖然雪菲爾大學大部分的建築都蓋在附近,但它並不是一所校園型大學。主校區位於雪菲爾市中心以西約一哩處,該區方圓一哩內的建築幾乎都屬於雪大。包含了雪菲爾大學學生會、奧塔岡中心、福斯廣場、地理學系大樓、歐福瑞丹尼大樓(提供自然科學系師生使用,裡面還有一個小型的博物館)、戴頓大樓(化學系)與希克斯大樓(數學與物理學系)。二星級古蹟(Grade II*)的圖書館與藝術之塔也都位於這一帶。在主幹道地下的中央大廳讓學生能夠方便的在每棟建築之間移動。
市中心以東則是聖喬治校區,以聖喬治教堂(現作為演講禮堂使用)為名。本校區位於瑪賓街的中心,包含了工程學院(部份科系位於二級古蹟(Grade II)的瑪賓大樓)、管理學系與電腦科學學系。在這一帶還有雪大負責維護的泰納玻璃博物館。雪大最近正設法取得附近的傑索普醫院和HSE大樓,並將其作為其他學院之用。
校區西側是公共場所,有雪菲爾市立博物館、瑪賓藝廊、體育場,以及位於庫魯克史莫區的法學院和醫學院(位於市立教學醫院)。
西側再過去的布魯希爾區和庫魯克區是學生宿舍,仁摩之家、索拜、恩蕭、哈里費茲、史蒂芬森和托普頓等宿舍,以及音樂系都在這附近。
在洛德漢區與巴斯里區之間的曼維斯校區,則是護理系主要上課的地方。
[编辑] 機構
雪菲爾大學的領導人是主導行政工作的Prof Bob Boucher, CBE和校長Sir Peter Middleton。雪大由七個學院組成,除法學院外,其他學院下設各學系:
- 建築學院
- 藝術學院
- 工程學院
- 法學院
- 醫學院
- 自然科學學院
- 社會科學學院
[编辑] 研究及聲譽
谢菲尔德大學是英國研究領域的領導者之一,在英國政府最新的RAE研究評比中獲評為5或5*的系所數量居全國第6(2001),教學品質被評為「傑出」的系所數量為全國第3(1993-2001),泰唔士報單項評比前十名的數目為全國第9(2005)。
谢大也是羅素集團、歐洲大學公會(EUA)、世界大學聯合協會(WUN)、白玫瑰大學聯盟的成員。
在中國上海交通大學2005年8月所公布的年度學術評鑑中,統計各項學術研究上的表現(包含高引用研究員的數量、學術成果、自然科學期刊上的文章數量以及諾貝爾獎得主的人數等),列出了世界前500名的大學,谢菲尔德大學獲評為英國第8名、歐洲第18名、世界第65名。
谢菲尔德大學在1998、2000、2002三度榮獲女王年度最佳大學獎章。同時在2001年獲Sunday Times評選為年度最佳大學。
谢大在考古學、建築學、化學、工程、英語、音樂、哲學和政治學的表現,一直享有很高的聲譽。
主要的研究夥伴與合作廠商包括波音公司、勞斯萊斯、聯合利華、博姿、阿斯利康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得利塗料集團、史萊辛格,以及其他許多家喻戶曉的名字,如英國與外國政府代理處和慈善基金會。
[编辑] 學術成就
雪菲爾大學從最初的四所學院114名學生發展到今天的七所學院兩萬多名學生,其優良的教學品質及研究環境培育了許多世界上的傑出人才。
五位諾貝爾獎得主
- 1945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Lord Florey (Joseph Hunter Chair of Pathology 1932-35) 對青黴素(盤尼西林)進行分離與純化,並發現其對傳染病的療效。
- 1953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Sir Hans Krebs (Lecturer in Pharmacology 1935-45,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1945-54) 提出克雷布斯氏循環理論,which explains how life-giving energy is set free in cells by oxidation of glucose to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 1967 諾貝爾化學獎
Lord Porter (Professor of Physical Chemistry 1955-66) 發明閃光光解的脈衝技術,a technique which enabled chemists for the first time to measure the speed and mechanism of certain reactions that occurred too quickly for detection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 1993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Richard Roberts (BSc Chemistry 1965, PhD 1968) 發現不連續基因,thereby disproving the long-held theory that genes in plants and animals were made up of continuous segments of DNA. This has important biological, medical and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 1996 諾貝爾化學獎
Sir Harry Kroto (BSc Chemistry 1961, PhD 1964) 發現一種新形式的碳分子—碳六十(buckminsterfullerene), which stands alongside the two other well-defined forms, diamond and graphite.
其他重要學術成就
- 1917 雪菲爾大學冶金系學生 Harry Brearley 發明不銹鋼
- 1920 Edward Mellanby 教授發現維他命D,並利用其治癒軟骨症(佝僂病)
- 1930 Cecil Paine 博士首次將青黴素(盤尼西林)應用於臨床治療並予以文獻記載
- 1931 Amy Johnson 獨自飛越澳州
- 1938 Donald Bailey 發明倍力橋(Bailey bridge)
- 1967 雪菲爾大學學生 Helen Sharman 成為第一個英國籍太空人
[编辑] 學生會,體育與傳統
雪菲爾大學學生會是英國最大的學生自治會,with two bars (Bar One (which has a bookable room with its own bar situated next to it called the Raynor Lounge) and The Interval), three club venues (Fusion, Foundry and Octagon), two off-campus public houses (The Fox and Duck and The Rising Sun), a cinema, nearly one hundred student societies, many sports teams and a turnover of around £8,000,000.
In addition to the student union-supported sports teams, Sheffield University Bankers Hockey Club play top-flight field hockey in the national first division. The annual Varsity Challenge takes place between teams from the University and its rival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in over 30 events.
As part of RAG week,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students used to take part in the Pyjama Jump[1] pub crawl, dressed only in nightwear in mid-winter: the men often to dress in nighties and the women in pyjamas. This event was banned in 1997 following the hospitalisation of several students.[2] Another RAG week tradition is the Spiderwalk, a fifty mile trek through the city and the Peak District, the first half through the night.
[编辑] 傑出校友
- Sir Donald Bailey, 倍力橋(Bailey bridge)的發明者
- Carol Barnes, 新聞主播
- David Blunkett, 政治家 (政治理論與制度學系學士, 1972)
- Harry Brearley, 不銹鋼的發明者
- Stephen Daldry, 電影導演
- David Davies, 足球協會(FA)執行長
- John Devaney, 馬可尼通信公司(Marconi PLC)主席
- Martin Fry, ABC主唱歌手
- Nicci Gerrard, 作家
- Joanne Harris, 作家 (後於雪大擔任教職)
- Penny Hughes, 前可口可樂公司總裁 (化學系學士)
- Eddie Izzard, 電視演員
- Amy Johnson, 駕駛員 (經濟系學士, 1926)
- The Rt. Hon Lord Justice Maurice Kay, 上訴法院常任法官
- Sir Hans Kornberg, 生化學家
- Harold Kroto, 諾貝爾獎得主 / 化學家 (化學系學士, 1961; 化學系博士, 1961-1964)
- Vanessa Lawrence, 軍械測量總署署長
- Sir Peter Middleton, 卡梅洛特彩券(Camelot)主席
- Tony Miles, 英國首位西洋棋特級大師
- John O'Leary,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主編
- Dame Anne Rafferty, 高等法院法官
- Richard Roberts, 諾貝爾獎得主 / 遺傳學家 (化學系學士, 1965; 化學系博士, 1968)
- Jack Rosenthal, 編劇
- Helen Sharman, 太空人 (化學系學士, 1984)
- Rachel Shelley, 女演員 (英語與戲劇系學士)
- Linda Smith, 電視演員
- Ann Taylor, 政治家
- David Wetherall, 足球員
[编辑] 傑出教職員
- Angela Carter, 作家 (1976-1978)
- Charles Eliot, 副校長
- William Empson, 詩人
- Joanne Harris, 作家 (2000; 同時也是雪大的學生)
- Sir Ian Kershaw, 歷史學家
- Hans Adolf Krebs, 諾貝爾獎得主 / 生化學家 (1935-1954)
- Stephen Laurence, 哲學家 / 認知科學家
- Edward Mellanby, 藥理學家 / 維他命D的發現者
- George Porter, 諾貝爾獎得主 / 化學家 (1955-1966)
- Dominic Sandbrook, 歷史學家 (2001-2004)
- William Sarjeant, 地質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