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隆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鄉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活跃的政治家,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目录 |
[编辑] 生平
[编辑] 幼少、青年时代
1828年1月23日(文政十年十二月七日)西鄉隆盛生于日本薩摩藩鹿儿岛城下下加治屋町山,是御勘定方小頭西郷九郎隆盛(后改名吉兵衛隆盛)的第一个孩子。
幼名小吉,通称从吉之介,善兵衛,吉之助顺次变化。成人式时名隆永,后来改为武雄隆盛。号南洲。
天保12年(1841年),行成人式,改名吉之介隆永。在这个时候加入下加治屋郷中的青年组织“二才组”。
[编辑] 郡方書役助时代
弘化元年(1844年)擔任「郡方書役助」。和維新三傑另一位的大久保利通一向伊藤茂右衛門学习陽明學及朱子的「近思錄」,向福昌寺(现鹿儿岛市立玉石龙高级中学所在地的岛津家菩提寺)的無参和尚門学禅。島津齊彬继承薩摩藩藩主之后,西鄉隆盛为首的“诚忠组”上书阐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其政治主张得到島津齊彬的赏识。
1854年隨島津齊彬至江戶,擁護德川慶喜繼幕府將軍位。1858年,由於島津齊彬暴病而疫,其主张的“公武合体”(天皇与幕府权力合一)的运动也半途而废。1858年到1859年(安政五年—六年)幕府的最高执行长官“大老”井伊直弼大量迫害反幕府人士,史称“安政大獄”。西鄉隆盛護衛著被幕府追究的僧人月照返鄉,不愿服从新藩主逮捕月照的命令,1858年11月16日与月照一起在锦江湾投海。月照絕命,而西鄉獲救,後被流放到奄美大岛。
[编辑] 明治維新
1862年西鄉隆盛在已握藩中大权的大久保利通帮助下返回薩摩藩。然而其新的政治主张“尊王攘夷”(尊崇天皇, 驱逐西方势力, 实际上反对幕府权威)与藩主的“公武合体”有矛盾,再次被流放到小岛。
1863年西鄉隆盛再次返回薩摩藩,掌握军权,率军击败尊王攘夷的长州军。但并不参加之后的幕府军对长州的讨伐。1866年在土佐奇人-{坂本龍馬}-的斡旋之下薩摩藩与长州藩结成“萨长同盟”。之后薩摩与土佐藩也结盟。这几个“西南强藩”掌握天皇政府大权,共同讨伐幕府。
1868年(戊辰年)西鄉擔任征討大總督參謀,與幕府重臣勝海舟談判成功,兵不血刃進入江戶城。之后西鄉隆盛率军平定日本东北的幕府残余势力。是为戊辰戰爭。
[编辑] 西南戰爭
戊辰戰爭後西鄉隆盛擔任陸軍大將和近衛都督。1873年在維新政府的改革下,武士逐漸失勢,尤其是下級武士漸漸無以維生,徵兵令施行後,下級武士正式被宣告失去軍權,西鄉隆盛為圖恢復下級武士的勢力,遂起「征韓」、「征台」(朝鮮和台湾)之念,毛遂自薦擔任遣韓大使,維新重臣大久保利通等人當時自歐美考察返國,認為維新政府一切應以內政為重,因此否決西鄉的提案,西鄉憤而下野,在1874年(明治七年)回到薩摩。而辭職回到他的家鄉在薩摩,建立了私人學校來收容那些為了跟隨他而從明治政府辭職的武士們。
1877年政府為了防止武器遭搶奪而偷偷遷走熊本城的武器庫,此事激怒了本来已经因明治政府的廢刀令(不許武士随身佩刀)、秩祿處分(去除不参军的武士的俸祿)而地位越来越不保的士族(武士階層)。西鄉隆盛的學生們因此推選西鄉隆盛為領導人對抗政府,一部分下級武士首先發難,發動佐賀之亂,失敗後西鄉興辦的私立學校學生及下級武士推舉西鄉為統帥,起兵並打出「清君側」的口號,所謂的「君側」,指的正是西鄉的幼時好友大久保利通。亂事逐漸擴大,史称西南戰爭,歷時7個月之久。大久保多次派說客對西鄉動之以情,甚至讓西鄉的弟弟擔任討伐軍主帥,希望西鄉能回心轉意,不過一切仍是徒勞。後來叛軍敗退,被視為是保守派士族對明治政府所作最後的抵抗,西鄉足胸中彈,在城山切腹自盡。
[编辑] 死後
1877年西鄉隆盛之官位遭到褫奪,然民間同情聲浪甚高,明治天皇也曾表示惋惜之意。在黑田清隆努力奔走下,於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佈同時獲得特赦,並追贈正三位之官階。
[编辑] 塑像
1897年,在东京上野恩赐公园西鄉隆盛的塑像落成。他一手牵着狼狗,一手握腰间日本刀。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王韬、黄遵宪、梁启超等人都曾到上野公园瞻仰西乡隆盛的铜像。
[编辑] 评述
倒幕成功以前西鄉隆盛先是支持藩主的“公武合体”,之后主张“尊王攘夷”,但事实上也同英国合作,努力引进西方的技术。他在倒幕运动中纵横阖捭,运用权谋。新政府成立之后他以宋代陈龙川的话“推倒一世之智勇, 开拓万古之心胸”作为座右铭。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 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 努力要求自己向完全大公无私的方向发展。
西鄉隆盛曾对坂本龙马说:“你前天所说的和今天所说的不一样,这样你怎么能取信于我呢。你作为天下名士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坂本说:“不是这样的。孔子说过,君子从时。时间在推移,社会形势在天天变化。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乡,你一旦决定一件事之后,就想贯彻始终。但这么做,将来你会落后于时代的。” 西鄉隆盛从始至终都代表下层武士的利益。
西鄉好惡分明、熱情洋溢、時而採取不合理的行動。在維新三傑中,西鄉隆盛最受日本人喜愛,卻以悲劇收場。
[编辑] 诗句
传说中西鄉青年时立志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诗句:
- 男儿立志出乡关,
- 学不成名死不还。
- 埋骨何须桑梓地,
- 人生无处不青山。
其實此為以訛傳訛。原詩為幕末尊皇攘夷派僧人月性所作,原題“將東遊題壁”,可能是西鄉引用過,而數十年後毛澤東又引西鄉語,在中國廣為人知,因此才有此誤傳。上述的西鄉詩句亦有多個版本,可見訛傳之甚。月性原詩如下:
- 男兒立志出郷關,
- 學若無成不復還。
- 埋骨何期墳墓地,
- 人間到處有靑山。
目前在日本山口縣的月性遺品展示館外有此詩的刻碑,為後人紀念月性而立。
西鄉安政大狱后被囚时的诗句:
- 朝蒙恩遇夕焚坑,
- 人生浮沉似晦明。
- 纵不回光葵向日,
- 若无开运意推诚。
- 洛阳知己皆为鬼,
- 南屿俘囚独窃生。
- 生死何疑天赋与,
- 愿留魂魄护皇城。
[编辑] 其他
- 2004年电影《The Last Samurai》(译名《最后武士》《末代武士》)中的森胜元以西鄉隆盛为原型 。
- 中国清朝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对梁启超说:“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意即自己愿作月照杀身成仁,而勉励梁启超能像西乡隆盛一样,最终完成变法。
- 毛泽东年轻时离家时引用过西鄉隆盛传说中的“埋骨何须桑梓地”这首诗。
- 西鄉隆盛生性不喜歡拍照,現有流傳最廣肖像畫,是以其弟西鄉從道與親戚大山巖兩人為其原型。上野公園塑像揭幕時,其妻糸子曾表示:「我丈夫不是長這個樣子。」
- 芥川龍之介曾寫一篇短篇小說。借西鄉隆盛死時刎去頭顱而不得其屍,鄉人間流傳其仍存活的故事,來說明史學考據的盲點。